朱啸虎看空,创业者驳斥,万亿具身赛道该催熟还是慢炖|创投|投资机构|张颖|融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出品 | 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一番“反共识”的言论,让陷入争议。
这位金沙江主管合伙人在3月28日说“我们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
朱啸虎的退出逻辑基于其“反共识”投资策略——
当市场预期高度一致时,往往是退出的最佳时机。
他直指人形机器人两大困境:
一是成本高企,单台售价动辄数十万,远超实际场景付费意愿;二是落地场景模糊,许多企业提出的客户需求缺乏真实的市场基础。
朱啸虎看不到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潜力,现在的客户需求“
更像是想象而非真实存在。
”即使是“当红明星”宇树机器人,朱啸虎也认为客户只是买回去做研究或展示,“没有为客户创造持续的价值”。今年2月份,宇树创始人王兴兴为具身智能“代言”,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具身智能”还在3月5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朱啸虎对“具身智能”的真心话表态无疑将自己推向舆论漩涡。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告诉网易科技《态度》栏目:“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愈加火热,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泡沫。
业内很多投资人其实都看到这件事了,只是朱啸虎说了出来。但我觉得现在的泡沫其实是刚刚好的程度,适度的泡沫会更高效率的促进创新,就像啤酒有点泡沫才好喝。”
王晟还表示,“很多资本其实是长期主义的,大家的价值判断不一样。朱啸虎更多的是代表消费基金的打法,所以他希望企业做出来的东西能够满足用户需求,这样才能证明其价值。对于具身智能行业,我们不需要去洞察消费市场有没有需求,核心还是要关注它能不能取得技术突破。”
针对具身智能泡沫论,华西证券汽车+机器人分析师蒲欣雨告诉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
泡沫是肯定存在的,但现阶段有泡沫是正常现象,应当理性看待泡沫,泡沫本身也是吸引资本的重要因子。”
分析师蒲欣雨认为,朱啸虎因为高估值退出可以理解,但他认为
从A端(学术)到B端(工业)到C端的发展方向本身是清晰的,现在困扰行业的问题是成本高,工程化量产能力不足,技术水平有待提升,而非商业化路径
,但这些问题会随着产业与资金的同步努力,逐步得到解决。希望大家多给这个行业一些发展的时间。同样为具身智能打抱不平的还有知名创投人,他在朋友圈回应“朱老板别闹”、“机器人领域蓬勃发展,大赛道,百花齐放,过程中有点泡沫也非常正常。时间拉长,人形机器人赛道一定能出大公司。”
具身智能长坡厚雪 并非“快餐式项目”
金沙江创投所投资的相关项目,包括非夕机器人、瑆爝机器人、松延动力以及星海图等。目前,金沙江创投已经退出对松延动力和星海图的投资。
星海图对此隔夜发文,解释了金沙江创投对公司投资的始末,并表示“对朱先生的投资成就和行业贡献深表尊重”,直言“
具身智能赛道长坡厚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各界的持续关注与鼎力支持。
”另一家被投机器人企业松延动力则在官方视频号发布了一则人形机器人奔跑的短视频,配文“无惧杂音,继续前进。轻舟已过万重山。”并在词条中特意标上“金沙江创投”“朱啸虎”。
正在参加中关村论坛具身智能大会的非夕科技与穹彻智能联合创始人卢策吾也回应表示,“朱啸虎也是我们(非夕)的早期投资人。”作为朱啸虎的被投企业,卢策吾认为,从情绪层面来讲,行业短期会有波动;从逻辑层面来看,未来十到二十年,具身智能将是人类社会中最大的产业,在这样的回报率预期下,必然会有相当比例的资本去投资这件事。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表示,AI的发展整体是S形——刚开始必然会有一段时间的亏损,此时会存在投资人没有耐心持续投资的情况。
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赵同阳则更开门见山,直接在朋友圈发文驳斥。
他直言朱啸虎比较适合那种今年投入后年就见效的快餐式项目,AI和人形机器人都不是能让他快速赚钱的项目。
“这哥们甚至问出了人形机器人在这个阶段有什么用?就像质问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用眼前看到的来否定未来,这不应该是他这个段位人应有的表现。”赵同阳略显无奈。
朱啸虎紧急回应:
连我妈都转给我
“说实话我没想到那篇文章影响这么广泛,连我妈都转给我,这说明具身智能热度太高了。”面对行业的围攻,3月30日,朱啸虎现身2025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投资年会,回应了“退出具身智能”事件。
(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
他表示,“很多创新都会经过一个周期,泡沫——死亡——起死回生。"
“具身智能肯定要经过泡沫期,然后大家再理性思考到底在哪里能找到商业价值,到时候再回来,那时候才是健康的,我觉得具身智能同样会出现DeepSeek时刻。”
尽管朱啸虎的言论为行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他的退出并没有阻碍其他对具身智能行业的兴趣。
在2024年9月金沙江创投退出后,星海图拿到了高瓴资本、蚂蚁集团等的后续轮,最新一轮融资近3亿元。与此同时,松延动力也完成连续两轮过亿元A轮及A+轮融资。其中,A+轮由彬复领投,华强资本跟投。
显然,不同投资机构及企业对具身智能的判断存在较大的差异。
每个人也是基于自己的“角色”做出不同的趋势判断和利益选择。
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不同的声音。有泡沫的时候有人站出来给产业去去火,略显沉寂时也能有人愿意吆喝吆喝。在催熟和慢炖之间找到平衡感,想必这样才能迎来更多的“DeepSeek时刻。”
出品 | 网易科技《态度》栏目
当市场预期高度一致时,往往是退出的最佳时机。
一是成本高企,单台售价动辄数十万,远超实际场景付费意愿;二是落地场景模糊,许多企业提出的客户需求缺乏真实的市场基础。
更像是想象而非真实存在。
业内很多投资人其实都看到这件事了,只是朱啸虎说了出来。但我觉得现在的泡沫其实是刚刚好的程度,适度的泡沫会更高效率的促进创新,就像啤酒有点泡沫才好喝。”
泡沫是肯定存在的,但现阶段有泡沫是正常现象,应当理性看待泡沫,泡沫本身也是吸引资本的重要因子。”
从A端(学术)到B端(工业)到C端的发展方向本身是清晰的,现在困扰行业的问题是成本高,工程化量产能力不足,技术水平有待提升,而非商业化路径
具身智能长坡厚雪 并非“快餐式项目”
具身智能赛道长坡厚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各界的持续关注与鼎力支持。
他直言朱啸虎比较适合那种今年投入后年就见效的快餐式项目,AI和人形机器人都不是能让他快速赚钱的项目。
“具身智能肯定要经过泡沫期,然后大家再理性思考到底在哪里能找到商业价值,到时候再回来,那时候才是健康的,我觉得具身智能同样会出现DeepSeek时刻。”
每个人也是基于自己的“角色”做出不同的趋势判断和利益选择。
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需要不同的声音。有泡沫的时候有人站出来给产业去去火,略显沉寂时也能有人愿意吆喝吆喝。在催熟和慢炖之间找到平衡感,想必这样才能迎来更多的“DeepSeek时刻。”
本文地址: https://www.717b.com/zuixinwz/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