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研究所重点开展农业生态、湿地生态、遥感与地理信息、环境与区域发展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旨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研究所重点开展“苏打盐碱地高效治理与草地生产力提升技术”、“东北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培育”、“黑土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领域的研究工作,可望取得重大突破;重点培育“松嫩平原资源高效型作物生产模式研发与应用”、“三江-松嫩平原湿地水文调蓄能力与农业水资源保障”、“退化湿地恢复与人工湿地构建”、“东北农田环境影响机制及污染控制修复”、“东北农业生态环境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优化”等研究方向。
虫情监测系统
河南云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虫情监测系统是现代化害虫自动测报系统,该系统运用生物学、生态学、数学、系统科学、逻辑学等知识和方法,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等技术,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诱虫,杀虫,虫体分散,拍照,运输,收集,排水等系统作业,然后利用无线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并实时将环境气象和虫害情况上传到指定农业云平台,结合实践经验和历史资料,对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作出预测,提高劳动效率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种植户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服务。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是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系统地开展环境生物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重点围绕着环境污染的生物检测与诊断、环境污染的生物过程与效应、环境污染的生物控制原理与技术三个研究方向,探索生物技术主导的手段和方法,减小或修复环境污染对生物体及其生存环境的危害,强调理论、技术、应用的紧密结合,产生具有科学突破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
植物生态学报
《植物生态学报》(月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主办的我国生态学领域创刊最早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植物生态学领域及与本学科有关的创新性原始论文或有新观点的国际植物生态学研究前沿和动态的综述。本刊还设有论坛栏目,主要对学科发展中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开展学术争鸣和讨论,促进学科发展。内容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地理学、土壤学及气象学等多个学科,反映植物生态学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本刊被国外重要检索系统CA、BA、AJ、BiosisDATA、AGRIS、EcologicalAbstracts、CEPS等数据库收录。本刊是我国最早的核心期刊,被收录于我国各类数据库,并多次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及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2005年本刊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资助,2002至2005年连续多年获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自然科学基础性高科技学术期刊择优支持奖。2007年和2008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B类资助。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东北林业大学,拥有我国植物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点及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和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