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荫院士:缺少通识教育和基础训练,很难造就顶尖人才|医学|近视|近视眼

文章ID:171时间:2025-04-18人气:

黄天荫 通识教育 基础训练 医学 近视 近视眼

微信扫码二维码

黄天荫缺少通识教育和基础训练,很难造就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出品|网易科技《科学大师》栏目

拍摄|网易新闻直播中心团队

,世界顶级医师科学家、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22年底第四度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黄天荫,是一位华裔科学家,能讲中文,他的父母早年由香港赴新加坡工作和定居。他出生在新加坡,并成长为一位颇有国际名望的科学家,主要从事黄斑病变和视网膜疾病相关的临床工作,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及性黄斑变性,并致力于视网膜疾病和眼部成像(含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创新,在视网膜疾病和眼部成像方面的流行病学、转化、临床科研等方面进行系列跨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取得众多开创性成果。

2021年,为进一步发展医学学科,清华大学聘请黄天荫全职加盟,成为清华大学医学学科带头人和讲席教授。

网易科技《科学大师》团队见到黄天荫的时候,是在去年冬天,他在清华长庚医院出诊结束后,抽时间接受了我们的访问,以下是访问实录。

一,怎么样才能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

《科学大师》:您去年末第四度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根据您的经验,要怎么样才可能做出世界公认的科研成就,而不是老跟在别人屁股后头?

举一个例子,我是一名眼科的医师科学家,对眼科流行疾病方面了解深入。当我看到某个趋势,认为它可能会发展成重大疾病,就可以提前介入研究。在预见、求解、解决问题后,会发现做出了原创性的科研。

我在数据医疗方面有一个特别原创的科研项目,是把人工智能应用在眼底病治疗上,这在世界上可以讲是数一数二的一项研究。得益于前期在基础流行病和眼底疾病方面坚实的研究基础,在人工智能还没在医学领域应用之初,我已经意识到它在医学、在临床治疗眼底疾病上能有重要的贡献。

我抓住机会,把人工智能技术转化应用到眼底疾病治疗上,就做出了一个原创性成果。

包括面对疫情,大家都迫切想解决问题。但如果没有长期扎实的基础训练,面对问题也难有头绪。

《科学大师》:好的基础训练应该是什么样的?

黄天荫:好的基础训练在专业教育之外,要有广泛的。比如我做医生,也应该知道其他工程专业领域的情况,甚至掌握人文学科比如社会学的知识。这能帮助你打牢基础、拓宽视野。

据我们现在所知,疾病不是由某一个基因或细胞变异造成的,而是很多内在外在因素影响所致。很多人治疗的难易程度,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跟个人的吃住情况、医疗资源情况等都有关系。

治病是一个复杂问题。如果对社会文化经济状况知之甚少,我们很难做好医疗工作。举个例子,很多人知道心血管疾病通常由吸烟造成,但是为何还是有很多人一直吸烟?要从个人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和社会环境来综合判断,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治疗。作为医生,如果只了解某种疾病、某个细胞是不够的。

此外,我认为人需要终身学习、不间断教育。不是说我获得本科或者博士学历,我的教育就结束了。我本人30年多年来一直在学习,教育是永无止境的。

好的通识教育,加之持续的学习与教育,也许会帮人打下很好的基础。

二,多开发年轻人创新的主动性

《科学大师》:在清华,您希望怎样培养人才?

黄天荫:第一,我们很重视教育,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色。在国内,不论去哪里我都能发现,老师充分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尊重,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二,我们也是很注重基础科研,做出了很不错的基础研究。比如在生命科学、细胞基因等基础研究中,因为我们有优秀的学生、先进的设备、努力的老师,中国已经追上了美国等国家。

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给我们尤其是年轻的科学家、年轻的医生多一些自主性,让他们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我认为我们在大学或者医院等科研单位,要多给年轻人更多探索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做决定,自己寻求创新,一件事他可以说我去试试看可以不可以做。

正如我对我现在的团队成员说,你要做什么都可以去做,什么都可以做,你要自己去主动。这种思想和文化可能增加我们的创新能力。

三,越想着要拿诺贝尔奖,你可能越是拿不到

《科学大师》:您认为中国医学研究水平距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

答:于我而言,诺贝尔奖不是研究者的唯一追求。你只盯着这个目标,反而可能离它越来越远。

例如肿瘤研究等领域,研究者要是都举整个团队之力去钻研获奖,就会很难有创造性成果产出。实际上,很多国家的研究者并不是奔着诺贝尔奖去的,结果反而获奖了。

诺贝尔奖是一个注重原始创新的奖项。国外有些诺贝尔奖得主,他们的科研经历还没到十几年,只因一个项目,就突然获得诺贝尔奖。

《科学大师》:就是说你一心想达到那个目标反而就达不到,因为你一功利起来,很难扎扎实实坐下来搞研究,很难把事情本身做好?

黄天荫:应该是说,比起诺贝尔奖,我们的医生、科学家,我们的大学能否为社会作出大的贡献,能否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才是追求所在。在这样的平台,可能过几年诺贝尔奖会自然而然会出来。

四,近视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关键还是要做好预防

《科学大师》:在10年前有媒体报道您的开创性研究,就是视网膜疾病和眼部成像,目前它发展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黄天荫:我在视网膜疾病和眼部成像的研究已有20多年,实现了几个重要突破。一个是我们运用现在的视频成像技术,清晰查看视网膜情况。这是以前的诊断技术做不到的。以前我们检查视网膜,只是用眼睛经验性地去观察,现在影像技术越来越精细,借助成像技术,可以观测到细胞、血管情况,这是很大的发展,能够以此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

另外在治疗眼底疾病方面,经过了约20年的转化,医学上出现了激光治疗等突破性的治疗方法。与我的研究相结合,利用激光治疗保护血管,很多与眼科相关的流行疾病,尤其是糖尿病、眼底疾病、老年黄斑退化,都可以通过这一手段治疗,会减少几千万人的失明风险。

还有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的加入,提高了检查和治疗的效率。这一突破给患者、尤其眼底疾病的患者带来很大的希望。如今基本上我们可以告诉患者,治愈你的眼睛我们可以拿出办法。但20多年前,我还是年轻的眼科医生时,基本不能这么说,我只能说你患有这种病,我们努力试,我们尽量治。现在不一样了,我可以告诉患者,我们有治愈方案,你按照方案去做就好了,我们会尽可能避免失明风险。

《科学大师》:大家非常关心,近视能不能通过手术彻底根除?

黄天荫:近视眼的激光手术经过三四十年发展,已经很成熟了。国内国外不少人都进行过近视眼激光治疗手术,有很多案例。至于别的技术手段,比如放一个蓝色眼镜片在眼睛里面,近几年也开始在临床应用。

近视眼的手术,一般不存在后遗症,已经是个相对安全的手术,不用特别担心。

《科学大师》:最重要的是,近视是可以预防的么?

黄天荫:是的,但要从小开始,至少注意两点:一是多进行户外活动。不要整天宅在家里,要多走出家门进行体育锻炼,或者纯粹出门散散步也是很好的。总之要走出家门,形式不限。如果能多一些户外活动,孩子近视几率会大大降低。

二是不要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科学地降低工作时间。我们看视频、看手机和读书,都不能时间过久,视间距也不能太近。这会对眼球产生影响,增加近视的概率。

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会减少近视,或避免加深近视。

《科学大师》:一旦得了近视眼,它是不可逆转的么?

黄天荫:对,不能逆转,尤其是已经成人之后的近视。

《科学大师》:一旦我发现自己近视了,应该怎么办?

黄天荫:轻度近视不用进行手术,戴个眼镜就解决了,没有什么大问题。

其实轻度近视是相当普遍的,我们更需关注的是深度近视。600度、700度、800度这种近视可不是小问题。这些患者以后出现早期白内障、早期青光眼,或者视网膜脱落的概率会比较高。

如何避免高度近视,还是预防为主,尽量别往高度近视发展。

此外,高度近视建议进行眼部疾病的筛查,防患于未然。

五,老龄化成重大挑战,医生的地位也会凸显

《科学大师》:有时我们会看到医患关系紧张的报道,这会对医务人员造成困扰,有一种负重前行的味道,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黄天荫:我们都看到三年疫情的情况。如果没有完善的医疗系统,没有足够的医生,没有足够的医师科学家,社会很难恢复正常秩序。

我们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医疗的紧张可能会更加显现。这么多的老年人口,如果没有医生,怎么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老龄化社会对医学水平提升、对医疗资源覆盖提出的要求,甚至是一个挑战。

《科学大师》:这个挑战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黄天荫:老年人口多,不只是一个数量的问题,更表现在疾病上。很多老年人不是普通疾病,都是慢性病,也不是一种疾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所以比较复杂。

如果年轻人患病,比如眼部疾病,一般考虑是一个眼部疾病;如果老年人就医,告知有眼睛上的毛病,很可能就不只是眼睛的问题,可能会是心脑血管的问题,是神经方面的问题,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的疾病。所以老年人可能不只看眼科,别的领域的医生也可能得看。

面对这么复杂的问题,我们的医疗资源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一个医院如果有200个床位,理论上可以看200个病人。如果都是年轻人,相对容易容纳,因为他们住一两天就可以出院;但如果是200个老年人,可能要住5天、10天甚至更长时间,床位首先就会出现压力。

《科学大师》:那怎么办?

黄天荫:我认为可以考虑转变现有模式,从单纯的诊疗模式向预防模式转变,以求减轻医疗方面的压力。如果我们的老年人预防保健到位,健康状况较好,尤其慢性病不多的话,医疗的压力会比较少。

这也不能单靠医生,我们还可以发展社会护理。国外的老年患者已经开始不只靠医生了,一些医疗需求尤其是基础医疗的需求,可以依靠专业护理人员解决,而不是都去看医生。如果你去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看,很多时候护理已经替代了医生的角色,他们比医生更熟悉老人的情况。当发生比较严重的健康问题时,才会寻找医生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也可以寻求转变以分散压力。否则这会是一个死结,我们要不断地训练医生,医生和床位却总是不够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2025-04-18 19:03:15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7 08:0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6 14:0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8 11:38:21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4 11:4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5 14:00:00

名医李方洁谈双心 2025-04-15 20:06:49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8 14:0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5 11:1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7 14:0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5 08:05: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6 08:0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4 08:0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4 14:0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7 11:30:00

协和手足外科陈江海 2025-04-18 11:00:00

网易科技态度见闻 2025-04-17 07:00:00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717b.com/zuixinwz/171.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王煜全:AI独角兽必须进行业务升级否则必死无疑|云计算|阿里云|人工智能|谷歌

王煜全:AI独角兽必须进行业务升级否则必死无疑,王煜全,独角兽,云计算,阿里云,人工智能,谷歌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48

北邮经管学院院长吕廷杰:5G时代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小企业|运营商|互联网|大数据|史蒂夫·乔布斯

北邮经管学院院长吕廷杰:5G时代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小企业,吕廷杰,中小企业,运营商,互联网,大数据,史蒂夫·乔布斯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40

陶大程教授:AI是人性的一种映射,是人类“反思”的机会|人工智能|量子计算

陶大程教授:AI是人性的一种映射,是人类“反思”的机会,陶大程,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教授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06

智见丨清华大学丁津泰教授:抵御量子计算威胁从抗量子密码开始|量子计算机|密码学|公钥

智见丨清华大学丁津泰教授:抵御量子计算威胁从抗量子密码开始,丁津泰,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机,密码学,教授,公钥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57

吕子平:卫星互联网永远是地面互联网的延伸和补充|高轨|卫星通信

吕子平:卫星互联网永远是地面互联网的延伸和补充,卫星,吕子平,互联网,高轨,卫星通信,通信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37

贾伟:在大火中涅槃,在苦难里“生花”|潮头|戈壁|洛可可|如花|创业

贾伟:在大火中涅槃,在苦难里“生花”|潮头,潮头,贾伟,戈壁,洛可可,如花,创业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03

小冰CEO李笛:做中国版ChatGPT不是我们的追求|人工智能|潮头

小冰CEO李笛:做中国版ChatGPT不是我们的追求,李笛,chatgpt,我们的追求,人工智能,潮头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59

中国偶像选秀十五年|快男|超女|选秀节目|快女

中国偶像选秀十五年,选秀,快男,超女,选秀节目,李宇春,快女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13

京东应劫:能否化险为夷?|京东商城|京东集团|电商|苏宁

京东应劫:能否化险为夷?,京东,京东商城,刘强东,京东集团,电商,苏宁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11

5G起跑,中国速度再闯关|运营商|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5G起跑,"中国速度"再闯关,运营商,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50

没期权难晋升!瑞幸员工爆料:我为什么上了瑞幸的船|陆正耀

没期权难晋升!瑞幸员工爆料:我为什么上了瑞幸的船,瑞幸,期权,陆正耀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25

孟晚舟重获自由,华为闯过至暗关口了吗?|任正非

孟晚舟重获自由,华为闯过至暗关口了吗?,孟晚舟,华为,任正非,华为公司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17

薇娅倒下之后,“网红之都”的崩坏和重建|直播间|林依轮|罗永浩|直播电商

薇娅倒下之后,“网红之都”的崩坏和重建,直播间,林依轮,薇娅,罗永浩,直播电商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15

易评机:三星S23系列开启乱杀模式影像背刺苹果硬件虚晃安卓机|手机|智能手机|像素

易评机:三星S23系列开启乱杀模式影像背刺苹果硬件虚晃安卓机,三星,安卓,手机,苹果,智能手机,像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44

三星S23Ultra体验:长焦能力提升明显定制芯片拉高综合体验|手机|ultra|像素

三星S23Ultra体验:长焦能力提升明显定制芯片拉高综合体验,三星,手机,ultra,像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37

超光感潜望长焦无惧暗光拍摄OPPOFindX6飞泉绿开箱图赏|oppo|焦距|变焦|光圈

超光感潜望长焦无惧暗光拍摄OPPOFindX6飞泉绿开箱图赏,oppo,长焦,暗光,焦距,变焦,光圈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27

三星98英寸QLED新品电视Q80Z体验:一份关于巨屏电视的标准答案|qled|大尺寸

三星98英寸QLED新品电视Q80Z体验:一份关于巨屏电视的标准答案,三星,电视,qled,大尺寸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16

iPhone15Pro系列体验:升级不止「Pro」综合表现「Max」|iphone|max|手机|type-c|像素

iPhone15Pro系列体验:升级不止「Pro」综合表现「Max」,iphone,max,手机,type-c,像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7:43

华为Mate60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遥遥领先”不是玩笑|手机|骁龙|样张

华为Mate60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遥遥领先”不是玩笑,华为mate,华为,手机,骁龙,样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7:40

SurfaceLaptopGo3体验:性能升级轻巧机身续航给力|微软|笔记本|laptop|触控板

SurfaceLaptopGo3体验:性能升级轻巧机身续航给力,surface,续航,微软,笔记本,laptop,触控板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7:07

一加平板Pro开箱图赏:首款平板带来哪些惊喜?|手写笔|手机|键盘|一加手机|触控板

一加平板Pro开箱图赏:首款平板带来哪些惊喜?,手写笔,手机,键盘,一加手机,平板,触控板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5:52

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中国将成为数学强国|陈景润|华罗庚

著名数学家杨乐院士:中国将成为数学强国,杨乐,数学,院士,陈景润,华罗庚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4:05

董晨院士:要做好长期应对新冠肺炎的准备|肿瘤|施一公

董晨院士:要做好长期应对新冠肺炎的准备,董晨,新冠肺炎,肿瘤,施一公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3:04

悼念袁隆平:饭碗端在手,世态炎凉不用愁|水稻|海水稻

悼念袁隆平:饭碗端在手,世态炎凉不用愁,袁隆平,水稻,海水稻,杂交稻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2:41

鸿蒙智行四界首次同台尹同跃强烈建议余承东改名余成功|奇瑞汽车|智能驾驶

鸿蒙智行四界首次同台尹同跃强烈建议余承东改名余成功,尹同跃,余承东,智行,奇瑞汽车,智能驾驶,鸿蒙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02

24年汽车交付目标冲刺13万台从小米最强Q3报看雷军押注的新未来|卢伟冰|智能手机|小米手机

24年汽车交付目标冲刺13万台从小米最强Q3报看雷军押注的新未来,雷军,小米,卢伟冰,智能手机,小米手机,汽车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53

对话WeShop吴海波:让模型的边界逼近行业中最好的商拍状态|weshop

对话WeShop吴海波:让模型的边界逼近行业中最好的商拍状态,吴海波,weshop,商拍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37

壳有壳的用处,Manus或许是不错的Agent,但够不上刷屏的追捧|插件|虚拟机|agent|预定义|manus

壳有壳的用处,Manus或许是不错的Agent,但够不上刷屏的追捧,插件,虚拟机,agent,预定义,manus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7:57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未来,是三万亿以上大市场|雷军|卢伟冰|小米手机|苹果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的未来,是三万亿以上大市场,小米,车家全,雷军,卢伟冰,小米手机,苹果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7:43

连夜包机!苹果急运600吨印度产iPhone回美,工厂周日加班生产|iphone|apple|富士康|特朗普

连夜包机!苹果急运600吨印度产iPhone回美,工厂周日加班生产,iphone,苹果,apple,富士康,工厂,特朗普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6:07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英伟达投资5000亿美元:最强AI芯片将在美国制造|黄仁勋|台积电|蒂姆·库克

特朗普关税大棒下,英伟达投资5000亿美元:最强AI芯片将在美国制造,特朗普,英伟达,黄仁勋,关税,台积电,蒂姆·库克,美国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6:00

美国突下手!英伟达H20芯片出口需要许可,被迫计提55亿美元|黄仁勋|拜登|图形处理器

美国突下手!英伟达H20芯片出口需要许可,被迫计提55亿美元,英伟达,芯片,黄仁勋,美国,拜登,图形处理器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57

网易智能稿件转载须知|智能菌|AI研究院|原创

网易智能稿件转载须知,网易智能,,智能菌,AI研究院,网易公司,原创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19

AIGC创新社沙龙|一览科技创始人罗江春:AIGC产业“千帆竞渡,百舸争流”|aigc创新社|产业链

AIGC创新社沙龙|一览科技创始人罗江春:AIGC产业“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罗江春,aigc创新社,千帆竞,产业链,aigc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15

美团闪购品牌独立,“超车”自营电商?|零售|知名企业|全职外卖员

美团闪购品牌独立,“超车”自营电商?,闪购,美团,零售,自营电商,知名企业,全职外卖员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