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493时间:2025-04-18人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出品|网易科技《5G访谈》栏目组
“你难道相信中国经济会连续下行吗?这不可能,我觉得认同这个观点的人前瞻性太少了,在人云亦云,你会发现现在硬科技在井喷,而中国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的对话以大背景展开,聊到中国科技制造和5G技术,以及其背后可能的那些商业机会。
本期人物是,他是全球科技投资人、科技创新产业专家、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得到App《全球创新生态报告》、《前哨》主讲人。
在这位科技行业老兵的眼中,现在各个领域的新技术都在井喷,比如生物医药,未来十年人的寿命会有非常大的飞跃,仅这一项,将带来多少机会?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又将带来多少机会?企业的格局也将变化,滴滴和Uber甚至有可能成长为交通运营商,变成未来的“中国移动”。
“你去真正看看技术前沿,它正在从软到硬,而“硬”这个方面,中国的科技制造独步天下,我对中国经济总体是乐观的。”
那么,未来十年,商业模式的创业和技术创新到底哪个更重要?
王煜全谈到,
如果说真正的技术创新像是坦克,那么模式创新就像闪电战,对于赢得战斗而言,坦克和闪电战都有价值。
“我想强调发明新技术的创新更本质,相较于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目前更缺乏有发明专利的技术创新。”
但目前中国出现了可以“截胡”的机会,王煜全表示,
中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那就是科技制造非常牛,我们的科技制造能力独步天下,中国完全可以以这个长板优势去对接最前沿的技术创新。
而在5G时代,中国最大的机会在应用。
王煜全坦言,我们在3G、4G时代已经证明,中国可以做出世界顶级的优秀App,如今的好App江湖里,中国占了全世界的25%。在5G带来的广阔应用市场前景中,中国具有非常好的机会,很可能催生全球顶尖的大企业。
除了热门的AR/VR应用之外,他还特别提到,5G带来的还有一个典型的机会是游戏,游戏将成为所有平台玩家的必争之地,按照现在的平台能力格局,他预测一年之内必将推出游戏平台。
总结一句话就是,
4G时代,toC的机会很多,5G来了之后,toB领域的机会空前巨大。
以下为对话实录,略有删减:
中国需要给高校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网易科技:产官学研的融合协作一直是科技发展的方向,在融合问题上,您有哪些心得体会?看到了哪些问题现象?
王煜全:这些年我一直在中美两国之间往返,所以对两边的情况有一些切身体会。产学研合作是个多点共生、有机协作的生态。 如果只是表面上具备了各个主体间的协作关系,没有真正实现互为依托的深层关系,那么协作依然是失效的。中国现有模式有它的独特性,也有可以向美国学习的地方。
首先,
在新技术的所有权归属和转让机制上,中国的门槛相对较高。
美国有很多高校相对独立,有权经营自己的资产,而中国顶尖高校基本都是公立,专利权的转让会更复杂。中国虽然有类似于拜度法案的政策,但是依然难以从本质上解决问题。中国需要给高校更大的自由裁量权。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没有形成这些实施细则。一方面中国没有转让独家商业权益的操作,另一方面,在操作过程中,中国没有形成国外先支付低首付款,然后用收入分成来提取专利使用费的模式。不同付费模式背后,反应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因为国内一些商业机构跟高校谈好专利后,高校并不能监督你到底赚了多少钱,所以这就需要有一个信用建立的过程。第二、
在产学研协作创新上,不要过度高估大公司的价值。
以前,只有大公司和大研究所才有钱投入实验室并且做出成绩,但是,在1980年,美国推出了拜度法案,使得不仅大公司可以做研发,小公司也可以。拜度法案之前,很多科研是由政府赞助的,科研成果归谁所有,一直存在争论。拜度法案则明确了专利所有权——不管是谁给钱,只要没有单独的法律合同约定,科研成果的所有权一律归高校所有。现在看来,美国最可贵的创新经验就是由小公司负责完成高校科研的转化。美国现在有一套转化系统,其中大量是的技术落地是由高校和小企业的对接来驱动的。产学研结合的核心是小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大公司往往是参与合作研发,关注前沿进展,但应用落地还是小企业更灵活。
三、
大企业也需要完整的打法改变
,虽然美国的融合创新主要以高校和小企业的对接来驱动,不过大公司在其中的参与度和获益程度都是非常高的。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投钱给一项前沿研究,就是为了知道前沿在哪,第一时间获取进展。最终虽然不一定会第一时间在自己的体系里做技术落地,但往往会掌握技术进展和技术落地的动态,甚至第一时间入股或收购技术落地成功的小企业。四、在美国,我认识很多专门的技术转让机构,对接高校和企业,做技术转让服务,
中国独立的第三方公司还太少,整个生态完备性还有强化空间。
技术创新像坦克 模式创新像闪电战
网易科技:您曾谈到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会推动社会进步,只有真正的发明专利才有价值,您认为应该如何更好的激励创新,中国有哪些进步和发展趋势?
王煜全:首先澄清一下,我并不认为商业模式的创新没有价值。如果说真正的技术创新像是坦克,那么模式创新就像闪电战。对于赢得战斗而言,坦克和闪电战都有价值。我只是想强调发明新技术的创新更本质。
相较于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目前更缺乏有发明专利的技术创新。
此外,激励技术创新也相对困难。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商业模式创新能够很快获得回报,技术创新的则是高投入长周期,通常没法在短期带来直接收益。但是中国现在有了“截胡”的机会。中国有一个非常独特显著的优势,那就是科技制造牛。当今时代,中国的科技制造能力独步天下。硬核科技创新,需要科技制造能力的支持。中国完全可以以这个独步天下的长板优势去对接最前沿的技术创新,开放式研发,第一时间应用落地。
网易科技:5G技术是近来非常火热的话题,很多人谈到,中国通信领域经历了从4G并跑到5G引领的过程,尤其是华为等设备商的崛起,对于中国来说是巨大的机会,您认为5G的商业化格局将来会呈现怎样的变化?中国的机会主要在哪?我们有哪些需要重点看重的发力点?
王煜全:针对你的问题描述,我想先回答一句:5G的核心不是华为。没错,华为具备了5G,也有技术优势,但是全球的技术和设备其实也都发展的差不多了。在5G已经在逐步铺开的当下,5G最大的核心已经不是底层。
设备市场、传统通信运营 ,在5G浪潮中不是最大的市场。
通讯设备技术之上的IT能力,以及应用研发,是最大的市场和机会所在。IT能力的第一层是平台,如今最大的平台,iOS和安卓,他们的核心优势其实不是技术,我们能做出来鸿蒙系统。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生态,而生态的核心是信任,是让别人能放心地来你的平台上共同发展。谷歌的安卓本身有优秀到非它不可吗?不是的。大家肯在安卓平台里开发,更本质的原因是之前谷歌积累了信用。举一个例子,Google earth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产品,但它说不收费,就真的做到了长达十年到现在一直不收费,这就成为谷歌现在所构建的信用资产里的一部分。
再说到另一层的IT能力。大家都说云计算和,会是未来的“水电”,这当然是对的,它和“水电”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水龙头管道一旦完成,流出来的只是水,不会突然变成啤酒。但你比如云计算平台,除了基础云计算基本能力,它也可以拓展出更多的基础服务应用,做云端通用功能。在我看来这是一定会发生的。
国内的很多人工智能都在做图像识别,如果它们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核心业务的升级切换,那么它们将死无葬身之地。所谓一段时间,多说点也就三四年。
5G时代,中国最大的机会在应用。我们在3G、4G时代已经证明,中国可以做出世界顶级的优秀App,如今的好App江湖里,中国占了全世界的25%。在5G带来的广阔的应用市场未来前景中,中国具有非常好的机会,很可能催生全球顶尖的大企业。
5G应该两条腿走路,通讯企业通讯平台是一方面,我们目前相比较而言最需要补足的是另一方面的IT能力。
中国的科技制造独步天下 看好toB领域
网易科技:我们讲5G不仅是技术的变革,更是数字经济的“入场券”,5G对于整个产业的影响可能比4G更广阔,您看好哪些应用赛道?谈谈您最近在相关方面的所⻅所闻。
此外,比虚拟现实更重要的是混合现实(MR)。MR可以带来我们今天想象不到的远程协作方式。举个例子,现在咱们生活的世界有个悖论,电器越来越多,能修的越来越少,有点啥问题都要么返厂要么扔掉。在MR广泛应用的未来,很可能外卖小哥就能变成万能修理工,那美团就能强势进入电商行业。
5G带来的还有一个典型的机会是游戏。游戏将成为所有平台玩家的必争之地。按照现在的平台能力格局,
我预测阿里云一年之内必将推出游戏平台。
讲5G带来的新机会,我在得到app的课程中用了很大篇幅见过很多,很难全部展开。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想重点说的是:4G时代,toC的机会很多,也跑出来很多公司;5G来了之后,toB领域的机会空前巨大。
网易科技:大家说“2019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您觉得2020年会比2019年好吗?为什么?
王煜全:你难道相信中国经济会连续下行十年吗?这不可能。我觉得认同这个观点的人前瞻性太少了,在人云亦云。如果真的去看未来,你会发现硬科技在井喷,而中国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过去往往是一两个技术领先,撬动一个版块发展。而现在各个领域的新技术都出现井喷。比如生物医药,未来十年,人的寿命会有非常大的飞跃,仅这一项,将带来多少机会?自动驾驶技术成熟,集合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又将带来多少机会?企业的格局也将变化,滴滴和Uber甚至有可能成长为交通运营商,变成未来的中国移动。
去真正看看技术前沿吧,科技正在加速发展。 正在从软到硬,“硬”就是落实在具体应用上。而“硬”这条方面,我前面说过,中国的科技制造独步天下。你再来回答这个问题,还认为中国会连续下行十年吗?
2020年不一定会比2019年好,但是未来十年,我认为是总体乐观的。
网易科技:您认为2020年中国的哪些火热的赛道可能发生变化?您看好AI在明年的发展吗?
王煜全:AI的发展我前面提到,现有的AI独角兽如果不能把核心业务切换到图像识别以外的场景,他们消亡的时间也就在未来三四年。这也正是为什么,去年每个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都开辟了十个以上的新战场的原因。
谈到创新和机会,中国现在最大的优势是OEM,这是我们的长板,却也是我们在谈到未来时最不重视的部分。中国的科技制造实力在这摆着,技术创新离不开中国的科技制造,这就是我们在全球创新带来的力量博弈中最大的一张牌。我前面说了很多短板和不足,补短板长期来看当然重要,而当下最紧急的,是用好手里最大的这张牌。商业规则是长板合作,用好我们这个已经极为突出的长板,我们就能把握住全球创新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完)
万物智联的5G时代即将到来,从2019年5月开始,网易科技重磅打造“5G+访谈”,邀请行业内大咖共话5G,探讨“5G+”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网易科技将通过专业视角持续为大家带来5G最前沿的报道。
出品|网易科技《5G访谈》栏目组
如果说真正的技术创新像是坦克,那么模式创新就像闪电战,对于赢得战斗而言,坦克和闪电战都有价值。
中国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那就是科技制造非常牛,我们的科技制造能力独步天下,中国完全可以以这个长板优势去对接最前沿的技术创新。
4G时代,toC的机会很多,5G来了之后,toB领域的机会空前巨大。
在新技术的所有权归属和转让机制上,中国的门槛相对较高。
在产学研协作创新上,不要过度高估大公司的价值。
大企业也需要完整的打法改变
中国独立的第三方公司还太少,整个生态完备性还有强化空间。
相较于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目前更缺乏有发明专利的技术创新。
设备市场、传统通信运营 ,在5G浪潮中不是最大的市场。
国内的很多人工智能都在做图像识别,如果它们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完成核心业务的升级切换,那么它们将死无葬身之地。所谓一段时间,多说点也就三四年。
我预测阿里云一年之内必将推出游戏平台。
2020年不一定会比2019年好,但是未来十年,我认为是总体乐观的。
万物智联的5G时代即将到来,从2019年5月开始,网易科技重磅打造“5G+访谈”,邀请行业内大咖共话5G,探讨“5G+”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网易科技将通过专业视角持续为大家带来5G最前沿的报道。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717b.com/hlwzxwz/493.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北邮经管学院院长吕廷杰:5G时代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小企业,吕廷杰,中小企业,运营商,互联网,大数据,史蒂夫·乔布斯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40
对话张亚勤院士:新基建的商业机会在几十万亿级,张亚勤,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云计算,通信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25
专访小冰CEO李笛:小冰从不追风口,也无需证明自己,李笛,微软,人工智能,沈向洋,微软小冰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22
张钹院士: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人工智能,张钹,院士,脑科学,脑机接口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17
邬贺铨院士:网络安全不分国界,网络安全是人才的竞争,邬贺铨,网络安全,互联网,大数据,院士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12
智见丨HTC全球副总裁黄昭颖:希望更多大厂进入元宇宙,元宇宙,黄昭颖,htc,vr,vr眼镜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52
智见丨专访印奇:中国AI已经很争气了未来12个月非常关键,印奇,12个月,ai,旷视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50
专访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六大问题待解,吴志坚,航天,商业航天,钱学森,中国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22
侯秀峰:SpaceX星舰发射必将深刻影响中国商业航天赛道模式,侯秀峰,商业航天,spacex,航天,航天器,航天公司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41
专访中国首批航天员李庆龙:马斯克是非常伟大的企业家、发明家,马斯克,航天员,航天,李庆龙,飞船,spacex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34
神舟十六号顺利出征马斯克:中国航天超牛!,载人飞船,航天员,飞船,神舟,航天器,航天工程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30
百图生科CEO刘维:生命科学AI大模型,开启创新药物研发新范式,刘维,大模型,潮头,科学,ai,实验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48
大厂复工众生相:有人一气想跳槽,有人发誓要买房,王铎,王君,李桃,张震,王蓉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39
易评机:三星S23系列开启乱杀模式影像背刺苹果硬件虚晃安卓机,三星,安卓,手机,苹果,智能手机,像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44
超光感潜望长焦无惧暗光拍摄OPPOFindX6飞泉绿开箱图赏,oppo,长焦,暗光,焦距,变焦,光圈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27
全新华为MateBookD14体验:「超联接笔记本」不止是概念体验全面升级,笔记本,手机,华为,路由器,显示器,matebook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16
易评机:相比火爆的iPhone15,苹果环保追求更值得尊敬,iphone,苹果,新款iphone,蒂姆·库克,ios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7:49
一文看懂WWDC24:苹果与众不同的“AI”,wwdc,iphone,apple,ios,苹果,app,ipad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6:21
朱邦芬院士:盲从领导、迷信权威,阻碍中国出现杨振宁这样的大师,杨振宁,朱邦芬,黄昆,院士,教授,费米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5:03
专访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侯云德九旬依然和疫情斗争随时扑灭火山,传染病,侯云德,中国,疫苗,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4:39
对话360周鸿祎:魔法对付魔法,大模型安全问题得靠大模型,大模型,周鸿祎,机器人,360,工作流,智能体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31
苹果首款AI手机iPhone16来了但大规模换机潮要等下代?,iphone,手机,apple,苹果,相机,新iphone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55
对话智源王仲远:统一的多模态大模型是实现AGI的必经之路,智源,王仲远,大模型,模态,agi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30
对话聚云科技朱军:帮企业成为应用生成式AI的“王者”,朱军,云管理,云科技,知识库,云技术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47
黄仁勋化身美国队长新“核弹“炸翻全场新GPU卖1.6万,黄仁勋,英伟达,cuda,人工智能,机器人,gpu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17
壳有壳的用处,Manus或许是不错的Agent,但够不上刷屏的追捧,插件,虚拟机,agent,预定义,manus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7:57
朱啸虎看空,创业者驳斥,万亿具身赛道该催熟还是慢炖,朱啸虎,创投,投资机构,张颖,融资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7:30
AIGC创新社沙龙|易企秀CEO黄金:AIGC时代大量机会将诞生于应用层,易企秀,aigc创新社,黄金,应用层,企秀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14
问界M8带头“卷”安全余承东:把钱花到看不见的地方,余承东,华为,看不见的地方,智能驾驶,特斯拉,上汽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