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486时间:2025-04-18人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出品|网易科技《5G访谈》
有人说:“我们正在见证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摩擦,正在见证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科技进步”。而在这场变革中5G似乎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无论是政府、媒体、运营商、设备商还是普通用户…都在谈论5G,都在描述着自己的愿景。很多人认为,5G所影响的不仅仅是普通消费者,更是技术变局与大国博弈,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了“5G无用论”的看法。
面对多种不同的声音,不由得我们去得思考。5G的产业现状是怎样的?5G的成败取决于什么?5G的风口在哪里?该谁来推动?面对中美摩擦我们应该如何应对?6G离我们又有多远?
本期网易科技《5G访谈》邀请到了TD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和我们一起探讨5G的现状与挑战、探寻5G的发展之路。
金毅敦现任TD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通信学会集成电路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通信学会终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关于5G的产业现状,金毅敦告诉网易科技《5G访谈》:“从网络建设的情况来看,目前联通电信合建一年大概新部署30万的基站,中国移动一家全年大概部署30万个基站。这个基站数跟4G时代的建设的基站数,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4G时期主导运营商一家一年大概建设五六十万,规模是现在的两倍。由于5G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比较高,这些情况都限制了运营商在5G上的投入。虽然运营商在国家新基建的号召下,做了很大的贡献,承担的极大的社会责任,但是从网络部署的角度来讲,尤其是除了一线城市及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外的覆盖,还是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从终端层面上看,金毅敦指出,到现在为止,我们5G终端的整体的出货量大概接近一亿部,5G出货比例在逐步的提升。但整体来讲,现在5G终端的成本,还是较高。期待在今年年底的时候,或者更早一点会有5G的千元机出来,这有助于5G的大规模的爆发。“估计到今年年底,5G终端的出货量大概能接近2亿部左右,为我们后面整个业务的开展,以及用户结构的升级,奠定好的基础。”
以下为采访金毅敦对话摘要,谈话内容略有删减:
问:5G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金毅敦:现在看起来应该还是在To B上。因为To C这一块,我们无论从2G、3G、4G还是5G,一路走来,我们已经积累了比较好的经验和发展节奏。但是To B存在一些全新的变化,包括商业模式的变化,包括B端用户垂直行业用户的接受情况,另外还存在一些技术障碍,5G如何去面对特性化、离散化的垂直行业的需求,是现在我们面临比较大的挑战,也是我们未来二到三年也好,三到五年也好,重点要突破的一个点。包括To B业务生态的形成、To B的技术供给、解决方案的形成。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
问:现在5G的那个方面是TD产业联盟最关心的?
金毅敦:我们主要关心两部分。一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建设和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实际上还有很多受制于人的情况,比如工具类的:芯片的设计工具、测试仪表、操作系统等,产业链相对比较薄弱。另外,在关键元器件上,比如射频器件、高端通用器件,甚至高端阻容等器件,一直以来还是高度依赖进口。这一块是我们现在关注的重点。
第二, 关注To B业务上的进展。包括垂直行业用户的教育,5G需求的挖掘、技术供给以及应用的落地。实际上专业领域通讯手段要比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稍微慢一点,比如,电力系统还在用窄带的一些载波传输、高铁铁路还在用GSM-R等。在新基建的背景下,电网、铁路等行业都希望把自己未来的通讯和信息化手段构建在5G网络之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引导和培育也很重要。让用户对技术有了解,结合自身需提出来切实可行的需求。比如,现在大家都觉得5G什么都能干,但实际上5G也有它自己的技术边界。用户要对自己整个生产流程中的5G需要有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要结合5G的特点,把生产流程和5G能力非常好地结合起来,用一种比较高的性价比来提供针对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问:5G的风口在哪?应该谁来推动?
金毅敦:每一代移动通讯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5G未来也会形成自己的生态。由于能力的提升,其风口会显得比4G更大更猛更多元,比如:自动驾驶、远程医疗、教育、垂直行业的服务等等。在推动风口的过程中,要以企业为主、用户的感知作为牵引,政府及垂直行业龙头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以前移动通讯实际上实现的是规模效应,只要大规模的发展用户,提升用户的ARPU值,运营商就能得到较好收益。但5G最重要的风口是在To B的垂直行业,而垂直行业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政府及相关龙头企业手里。因此,希望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开放一些To B的资源,让5G的应用更好的渗透下去。另外,协助企业降低项目实施的门槛,能让其更早更好地享受5G的基础设施。再有,政府在解决5G垂直行业的技术供给方面要有一些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以及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用户群体都是推动应用出现及落地的力量。所以最后5G的成功,一定是一种生态的成功。
问:对于创业者来说应该如何把握5G带来的产业机遇?有何建议?
金毅敦:对于创业者来讲,现在做5G应用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因为5G现在的产业生态仍处于爬坡的阶段。现在的网络距离能非常好的支撑各类业务还有一个周期,我个人初步估计大概还有两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是一个比较好的投入时间点,创业者可以有两年时间完善产品,等待大规模的爆发。现在无论是从资本,还是从技术供给上讲,5G也在逐步成熟,创业者可以把自己的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去做与5G应用相关的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5G会让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很大的的变化。现在中美在技术领域的角力,让大家对于5G有更高的期待,而我们现在的一些技术供给,又能比较好的去满足这种期待。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创业者的一个比较好的(机会)。
问:近段时间中美之间有一些摩擦,比如在芯片行业对我们进行制裁,这对我们有何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金毅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希望提醒我们现在国内的一些企业,不要在隔岸观火或者觉得事不关己,危机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方可以限制华为,就可以限制其他人。在芯片行业里,我们的短板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要认为为我们有中芯,有市场,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就可以安枕无忧。在生产制造领域,我们虽然有中芯国际,但中芯国际的生产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中芯国际的招股说明书,如果没有美国政府对特定用户生产上的许可,他们也不能提供生产服务。
国货当自强,加大自主研发工艺,要形成自己的所谓内循环生态,上下游的企业要形成一个更良好的合作关系,关键时刻真正帮你解决问题的还是国内的这些(企业)。当然现在在某些领域,我们看到国内的供应商发展现状也很好,比如5G测试仪表等等,希望我们自己的产业链能形成上下游紧密合作互动。
问:有网友说美国与我们之间的摩擦,有一定原因是由于我国5G技术比较领先,您怎么看呢?
问:现在有关6G也有不少新闻报道,那6G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金毅敦:我觉得目前在关于6G的宣传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竞争因素,某种意义上讲,我觉得作秀的成分多一点,像芬兰、日韩,美国等,6G上都有些新闻报道,也有些国家提出出了时间点。
我们国家实际上在去年也启动了6G的相关工作,无论是工信部部、发改委、科技部也好,都启动了一些工作。6G在2024年2025年的时候可能会启动标准化的工作,比如说需求研究、关键技术的研究,我个人判断6G相应的时间点,应该是在2030年前后,早的话2028年左右。
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实际上还是在评估6G的候选技术做关键技术的评估验证。未来再过二三年,我们可能会开展6G标准化的工作,再过三四年我们可能会启动6G前期的产品研究或者样机研究的一些工作。以前我们讲一代移动通信,大概10年。现在因为技术进步,这个时间周期在缩短。
从现在5G的情况来看,有比较明显的技术驱动的痕迹,因为对于一个产业发展来讲的话,应该是一个双轮驱动,一方面是技术驱动,一方面是市场需求驱动。5G有比较明显的技术驱动的痕迹而市场驱动不足,所以我们刚才讲的无论投资也好,To B也好,我们要从需求的角度去着手。实际上是把市场需求的那个轮子给它鼓起来。
6G也一样,现在我们在规划6G的愿景。首先,也提出了“无所不在”,这个“无所不在”可能比5G更进一步,包括了太空、戈壁、海洋等。另外,它的传输效率,能耗的效率,包括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都会比5G有数量级上的提升,但是用哪一些技术来实现这样一些需求和愿景。现在我们还在初步的评估过程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6G可能在2030年前后,普通用户才有机会接触到。标准化的工作,大概三四年以后开始,产业化的工作四五年以后开始,组网实验的工作可能六七年以后开始,大概是这样一个时间点。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717b.com/hlwzxwz/486.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专访北邮教授孙松林:5G尚处第一阶段中国定会独领风骚,孙松林,教授,运营商,通信技术,博导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52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5G时代将诞生规模更大的“BAT”,刘韵洁,bat,中国工程院院士,互联网,院士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27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权威讲述中国纤维工业发展历程,蒋士成,碳纤维,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院士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04
专访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吴志坚: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六大问题待解,吴志坚,航天,商业航天,钱学森,中国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22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赤:中国空间科学投入仅NASA的五十分之一,目标是2049年接近,王赤,nasa,卫星,中国科学院院士,引力波,太阳系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06
ATMCapital创始人屈田:中国VS东南亚,创投环境有何差异?,东南亚,屈田,美国,潮头,风投,印尼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53
赛·飞天:中国“马斯克”们抢跑商业航天,马斯克,航天,卫星,火箭发射,发射场,spacex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06
荣耀Magic5系列上手体验:顶级影像表现征服我的却不止这一点,magic,手机,长焦,相机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36
TA们选15英寸MacBookAir的三个理由:轻薄、大屏、M2芯片,显示屏,笔记本电脑,芯片,大尺寸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31
红魔8SPro+游戏手机体验:165W快充为手机打上「开拓者」标签,手机,游戏,红魔,透明版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18
三星GalaxyZFold5体验:小改款,但升级都在点上,三星galaxy,三星,手机,像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09
三星BESPOKE缤色铂格RF8500DC轻体验:空间、美感与实用性兼得,冰箱,压缩机,三星,rf,变温,冰箱门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6:17
一加平板Pro开箱图赏:首款平板带来哪些惊喜?,手写笔,手机,键盘,一加手机,平板,触控板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5:52
2011诺奖得主:40年里中国技术覆盖全领域非常惊人,中国,俄罗斯,科学,诺贝尔,免疫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5:01
何祚庥院士:希望杨振宁李政道有生之年能化解恩怨,杨振宁,何祚庥,李政道,院士,邓稼先,物理学家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2:20
郭传杰教授:跟踪模仿成了习惯,怎么建设科技强国,郭传杰,科技强国,科学,潘建伟,钱学森,院士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2:07
对话科大讯飞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聪:中国大模型已从追赶对标走向自主原创,刘聪,大模型,科大讯飞,研究院,翻译,讯飞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37
对话聂再清:生物医药即将迎来“ChatGPT时刻”,2-3年内实现重大技术飞跃,聂再清,医药,chatgpt,翻译,制药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49
余承东与“四界”大佬首合体尹同跃爆曾为合作开除高管,余承东,尹同跃,奇瑞汽车,北汽,华为,项兴初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41
给老外亿点点“国产震撼”15万人在美国CES围观“中国代表队”,机器人,翻译,电脑,ces,眼镜,机器狗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14
马斯克“地球上最聪明AI”Grok3发布:20万张GPU,号称强过DeepSeekV3,马斯克,人工智能,gpu,spacex,grok,deepseekv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8:25
ChatGPT新增"记忆"技能!你的聊天记录它都记得住,chatgpt,openai,上下文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6:07
“工业大脑”x“极客智造”,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绘制“智造湾区”新蓝图,极客智造,互联网,大湾区,制造业,朱云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47
4月18日外媒科学网站摘要:全球首张有毒金属污染地图出炉,科学,材料,金属,化学,合金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39
最高罚175万!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直播电商领域违规违法案例,电商,直播,广州,市场秩序,市场监管总局,违规违法案例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35
美团闪购品牌独立,“超车”自营电商?,闪购,美团,零售,自营电商,知名企业,全职外卖员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27
深视频|中国电商APP“霸榜”美国应用商店“泼天流量”折射民众真实心声,美国,英国,特朗普,app,卡罗琳,中国电商,应用商店,礼物功能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