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476时间:2025-04-18人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社区买菜不是技术创新”。
对技术创新有着执着的追求和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小冰独立为小冰公司的近一年的时间节点,我们和这位原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小冰之父”进行了一次对谈。
独立之后,他担纲小冰公司的CEO,目前团队建设和商业化齐头进发。
很多人都认同他“社区买菜不是技术创新”的理解,目前小冰公司团队已达近三百人。
谈及小冰的存在感,李笛说小冰很“怂”,团队不需要去证明技术有多强,不用费很多劲放卫星、开发布会,“我们往往比较务实一点,我们最务实的一个做法就是把小冰打扮的特别娱乐化,就是一个人畜无害的16岁少女”。
李笛表示,不需要证明技术有多强的原因还在于,第一是小冰源自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而工程院又脱胎于微软亚洲研究院,来自这一“黄埔军校”的技术积累和技术自信,第二更在于他们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小冰其实是一个学术课题”。
他告诉网易科技《新基建访谈》,做研究最怕也最无可奈何的就是拿数据集去做东西,往往只能写出一个论文。最幸福的就是有一个巨大的盘子,可以直接用来做学术,前者更像是在实验室里面做学术研究,后者像是拿社会来做学术研究,不管你的算法好坏,你都能有出奇的效果。
在商业化方面,小冰也有着“偏执”的追求,李笛不认为做一个音箱,卖一千块、五百块就是的商业模式,“用户之所以愿意花一千块或者五百块去买,是因为工业设计、音箱的单元值一千块,料就有这么多钱,但是卖出去,厂商把音箱算成他AI的收入,这是不对的”。
他们在尝试靠“AI服务”把钱挣到,而不是靠卖一个设备给你。
李笛谈到,小冰公司主要的方向是金融、汽车、竞技体育和内容产业,对于近来火热的造车领域,李笛表示已经在和更多的车厂展开合作,负责“软”的部分,人工智能有“身体”和“灵魂”,小冰只会做好那个“灵魂”。
而且,他希望车里的交互唤醒词,一定不要是小冰。
以下为专访对话摘要,网易作了不改变原意的调整:
问:小冰公司独立后的团队构成是怎样的?目前发展如何?
李笛:我们团队现在两百多,不到三百,要按地区分的话我们主要在北京,还有两个分支,一个在苏州,一个在东京,东京负责cover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中国这边主要cover中国,我原来有一个美国的团队还有一个印度团队,那两个团队我们这次分拆的时候就还给微软了,合并为Bing搜索引擎。
问:人工智能概念没那么热了,小冰在做哪些事情?
李笛:其实每年AI这个行业都有一些热,但凡有一些热的东西你要跟上的话恐怕一年以后,大家黑不提白不提就不提了,以前曾经流行过像AI+HI,就是在硅谷那边有一个比较火的模式叫magic模式,就是说你一个电话或一个交互进来,这边有一个人,一个坐席在处理,call center一个坐席再处理。
我们不追热点,其实武汉的12345市民热线是我们做的,它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而且在这个过程里面你还要做好呵护拨打者情绪的问题,因为政务热线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安抚情绪的重要价值。我们内部有一个规范是不可以消费苦难,所以疫情的时候我们就没说过。
问:小冰好像一直存在感没那么强?
李笛:小冰团队很怂的,因为我们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就是我们这个团队不需要去证明我们技术强,所以我们不用费很多劲放一些卫星啊,或者做一些项目,然后去开一个发布会,证明我们很强,我们往往可以相对比较务实一点,我们最务实的一个做法就是我们把小冰打扮的特别娱乐化,就是一个人畜无害的16岁少女,让你能够很好的去积累你的数据回路。
但其实我们一从微软出来,两个月就拿下了冬奥会的单子,今年2月份冬奥会的测试赛,包括像高空自由式滑雪这个项目是没有人的裁判,整个全过程是我们做的AI裁判。
问:为什么小冰不需要证明自己的技术有多强?
李笛:第一,人工智能的基石技术是需要积累的,任何一个角度、任何一个领域无论刷多少paper,你可能都只能在一个极其狭窄的垂直领域里有所斩获,但你如果有20年、30年的积累,你的斩获不是说做得有多深,而是做的有多广,微软研究院20多年前最开始建立的时候,就这三个,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语音,后来我们又加了一个AI Creation,就是content generation,内容生成,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一直都有,国内你也知道一般都把研究院叫黄埔军校,大家整个行业业界可能会延续,不光是跟我们差不多的技术研究的类别,他可能同时还延续了我们研究方法和我们的method,所以不太需要证明,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是团队,从大公司或者从其他公司挖一个团队过来你要吃他,从头开始把他组建起来,大概率不太可能会成功。小冰是内部重组,最开始小冰是Bing团队的一个很小部分,最开始五个人,这五个人全是自然语言处理的,后来我需要计算机语音,我就把微软内部的语音的团队还有人的技术一块re-org到小冰团队,所以小冰团队几乎在过去这些年没有外部招聘,从几个人到几百人都是从微软内部的重组来的,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叫先挑后买,好的人、好的技术我都很清楚,可以去组织,这样的话就更不用去证明了。
问:微软的很多人愿意来小冰,这个吸引力是怎么形成的?
李笛:我们特别追求技术和产品创新。社区买菜不是技术创新,社区买菜是商业模式创新,咱们国家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人口多、市场纵深好,从一线城市到六线城市只要有一个还不错的产品,那你很迅速的就能够利用国内的纵深把你的商业模式打开,这个用到技术没有?用到了,但他是不是技术创新?不是技术创新。而我们对技术创新是有追求的。像小冰这种他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很好的数据回路,你有一个想法,如果搭载在小冰的框架里面,可以迅速看到用户反馈,你可以很好的观察技术对应的产品的效果,所以大家都愿意在小冰团队去做。
问:你们微软也达成了这样的默契?
李笛:微软这次spin-off还是非常罕见的,你知道历史上微软spin-off除了小冰之外就一次,就是Expedia。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比较顺利的,然后我们紧接着跟微软一起做了战略合作,就是Azure+小冰。微软还是我们的“娘家”,所以我们还是跟“娘家”保持很好的协同。
问:在小冰公司,现在您和博士是怎样分工协作的?
李笛:Harry(沈向洋)是chairman(董事长),我是CEO,其实更像是一个传统公司的治理结构上面的配合,我们俩在角色感上还是比较明确的。另外其实小冰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课题”,Harry很早就开始指导我们写论文。
问:您提到小冰是一个“学术课题”,这和同类产品有很大的不同。
李笛:做研究最怕也最无可奈何的就是拿数据集去做东西,其实往往只能写出一个论文。最幸福的就是有一个巨大的真实的盘子,可以直接用来做学术,前者更像是在实验室里面做学术研究,后者像是拿社会来做学术研究,后者感觉好很多,甚至于如果你的算法很棒,那你会得到特别好的效果,如果你的算法很平庸,你都能有出奇的效果。
问: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一直都是一个难题,小冰有新动向吗?
李笛:你看AI商业化基本2B、2C,2B AI商业化现在很惨,基本上就是要为过去买单了,AI有很多东西比如硬件,做一个音箱,这个音箱一千块、五百块,用户之所以愿意花一千块或者五百块去买,是因为工业设计、里面音箱的单元值一千块,因为料就有这么多钱,但是你买回去,厂商把这个音箱算成他AI的收入,这是不对的。当然,如果卖68,赔着卖,因为它有交互量,其实并没有意义,交互量每天都是开灯、关灯,一万句以内是有价值的,一万句以上就没有训练价值了。
我们在2B商业化其实做了这么几件事,第一是金融,金融摘要我们现在在国内差不多百分之八九十的份额,还开始做了金融的风控模型,金融这块我们在不停的做深,我们尝试靠“AI服务”,是不是能把钱挣到,而不是靠卖一个设备给你。第二是汽车,我们在和很多汽车厂商合作,负责里面软的部分,我们不希望他们继续叫小冰,而是让用户去定制,它是一个拟人化的东西,高度去中心化的一个AI。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这个名词太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人想到人工智能的时候会首先想到一个物理的形体,小冰的看法是比较明确的,身体和灵魂,人工智能是那个灵魂,无处不在,拥有EQ。
第三是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是我认为切入体育这个市场的正确姿势,体育是一个从精深到大众的方向,从大众往精深不太适合。各种群众体育项目也不是没有找我们做过,但我们认为这不是正确方向,要啃应该先啃硬骨头。第四是内容产业,我们涉及音乐等领域,而且我们自带“知网”,我自己就知道他的知识产权是不是一个新的知识产权确权,能查重。
问:很多车厂也在自己做人工智能技术。
李笛:车厂自己做不过来,比如一个汽车开始跑在路面上,无人驾驶是比较容易迭代的,因为所有的汽车跑在路面上你都在不停的跟无人驾驶这个系统提供新的训练数据,越开越好,但是人机交互是没有的,人机交互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系统,你光靠汽车这种场景是积累不出足够好的系统的。你绝对不能站在汽车做汽车,你得站在跨领域用跨领域的成果,支撑到汽车和其他很多个产品。
而我们不一样,我们今天有机会说我们发现了一个未来四五十年,都能够持续快速增长的事情,所以我们团队出来做这个,是因为我们看到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
问:小冰找到的未来四五十年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李笛: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和人是未来的社交节点,社交是指社会的各种交流的过程,这些节点都是由小冰框架来power的。我们认为AI是拟人化的AI,而不是AI能力。
问:你们独立出来以后肯定会更多关注本地化的事情,中国的新基建战略您怎么看?
李笛:新基建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其实不光是基础建设的目的,还包括方法和流程,美国叫商业方法专利。所以,你如果是一个商业方法,他是有很重要的独特价值的,一大类就是数据的回路问题,这个数据如何成为很好的回路,这个回路能够在基础建设的整个社会运作过程中产生作用。这也是现在小冰在做的事情。
问:您最近在新出版的《科学:无尽的前沿》一书中发表了文章,提及了科技和时代的关系,您有哪些感触?
李笛:我是这本书的粉丝,我们是受这个报告鼓舞的。咱们国家当年两弹一星是一个片段的成果,成果是不可复现的,举全国之力搞一两个,两三个,但你如何系统性的能一直做?这是一个核心。我们国家现在非常重视基础研究,重视它的好处是绵长,只要这个研究足够的有穿透力,它就能够影响时代。
第二点是国运,2018年、2019年其实就在往中国引,中国是未来基本的驱动力,这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我们都认为的趋势。而且我们依靠的是和平的机遇。我们在见证历史。
电影频道融媒体中心 2025-04-17 09:11:13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717b.com/hlwzxwz/476.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专访北邮教授孙松林:5G尚处第一阶段中国定会独领风骚,孙松林,教授,运营商,通信技术,博导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52
王煜全:AI独角兽必须进行业务升级否则必死无疑,王煜全,独角兽,云计算,阿里云,人工智能,谷歌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48
北邮乔秀全:5G的消费级杀手应用可能诞生于XR设备,乔秀全,ar,浏览器,vr,互联网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33
王朝阳院士:做新能源车一定要扎扎实实容不得半点忽悠,王朝阳,电池,磷酸铁,氢燃料,电动汽车,充电时间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15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下一步,我们去外太空,刘红,外太空,nasa,火星,网易科技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25
风口浪尖上的刘强东:乡亲们现在怎么看"大强子",刘强东,大强子,京东,电商,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34
中国探月奋斗史:凡是别人做过,中国要做得更好,探月,卫星,孙家栋,欧阳自远,月球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54
支援武汉医生:穿防护服1小时湿透工作12小时舍不得换,防护服,口罩,医院,医生,面罩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43
华硕ZenFone10上手:细节拉升体验这款小屏手机真的不一样,zenfone,手机,华硕,三星手机,安卓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00
RedmiNote13Pro+体验:性能升级,个性设计搭配全新2亿像素主摄,像素,note,redmi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7:37
大疆OsmoPocket3体验:手持云台相机中的「绝对顶流」,pocket,手机,云台,大疆,相机,OsmoPocket3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7:33
OPPOK12轻体验:平价小钢炮性能升级兼顾耐用性,oppo,手机,耐用性,续航,像素,柔性屏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6:27
朱邦芬院士:盲从领导、迷信权威,阻碍中国出现杨振宁这样的大师,杨振宁,朱邦芬,黄昆,院士,教授,费米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5:03
2011诺奖得主:40年里中国技术覆盖全领域非常惊人,中国,俄罗斯,科学,诺贝尔,免疫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5:01
程书钧院士:年轻人得肿瘤几率很低,50岁后会增多,肿瘤,程书钧,癌症,肺癌,肿瘤治疗,甲状腺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56
王贻芳院士:年轻人不敢质疑和思考,科学就没有前途,王贻芳,科学,基础科学,丁肇中,爱因斯坦,物理学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44
对话360周鸿祎:魔法对付魔法,大模型安全问题得靠大模型,大模型,周鸿祎,机器人,360,工作流,智能体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31
享界S9发布,余承东:坐迈巴赫睡不着睡在S9才是享受,迈巴赫,余承东,北汽,奔驰s级,北汽新能源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30
AI赋能增长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完成闭环,小米,车家全,小米手机,雷军,智能手机,卢伟冰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09
苹果首款AI手机iPhone16来了但大规模换机潮要等下代?,iphone,手机,apple,苹果,相机,新iphone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55
余承东与“四界”大佬首合体尹同跃爆曾为合作开除高管,余承东,尹同跃,奇瑞汽车,北汽,华为,项兴初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41
TikTok美国难民为什么选择小红书,小红书,tiktok,美国,难民,特朗普,短视频,youtube,朱啸虎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03
IDC发布2024年中国超融合市场报告,深信服蝉联第一,深信服,私有云,idc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6:03
OpenAI推"降速换降价"新服务!模型使用费直接腰斩,openai,人工智能,谷歌,人工智能公司,token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50
智见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车企不要总讲“卷”,要找准定位用产品说话,付于武,汽车,中国,理事长,网联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09
Cybertruck卖不动,特斯拉被曝减产调人手,特斯拉,马斯克,特朗普,cybertruck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