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506时间:2025-04-18人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万物智联的
5G时代即将到来,从今年5月开始,网易科技重磅打造“5G+访谈”,邀请行业内大咖共话5G,探讨“5G+”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网易科技将通过专业视角持续为大家带来5G最前沿的报道。第
8期访谈,网易科技
对话中国研究院院长,在融合聚变的超异构时代,他为我们详细阐述了
AIx5G的历史机遇。
“
AI
和
5G
是两场技术变革的机遇”。
宋继强认为
AI不是加
5G
而是乘,他们创新性的提出
AIx5G
的概念,在详解概念之前,他为我们回顾了
AI
计算的发展史。
“计算在过去
50
年不断的演进,一直到现在,摩尔定律仍然在发挥作用,从
2012
年开始,
ImageNet
让我们看到有些算法超越人的能力,这是证明潜力的过程;
2016
年通过
AlphaGo
,我们开始尝试实用化,探索
AI
能不能用在我们的某些实际场合里,以可控的成本,可控的时间代价,可控的功耗做事。而现在,我们到了
AI
技术结合很多产业去做规模化和实现商用的时代。”
但在宋继强看来,目前
4G其实并不能完美的支持大量的设备都去用人工智能,而
5GxAI
会给我们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如果
5G
可以给我们带来高带宽、低延迟、又可控经济成本,那整个端到云将充满想象。
具体而言,
5G带来的好处首先在边缘计算,我们可以把计算和存储的能力往前推,推到接入网;其次是利用云端只监控智能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我可以预先模拟、规划,做超实时预测。“在真实世界有一套系统运行,在虚拟世界里有一套,或者多套系统运行,这也是一个崭新计算范式。”
5G
为人工智能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那
AI
又给
5G
带来什么好处呢?
宋继强告诉网易智能,世界上将有
500亿智能设备在
2020
年会接入互联网,包括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能音箱等等人类在生活中的智能场景,这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这个时候的模型优化,靠的更多的将是
AI
算法。
与此同时,宋继强谈到,随着计算加速需求的变化,终端、边缘还有云,它们对计算加速的性能、功耗、实时性、成本、芯片的尺寸大小都有不同的要求,传统异构计算并不能满足现在计算的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超异构计算。
“超异构计算有传统计算的好处,又要避免原来的劣势,一是跟板级设计一样,有多功能多架构的芯片,处理不同的运算负载,并完成加速;二是能非常好封装在一个芯片里,不是在板级,在封装层设计先进的技术,把带宽放大,但是功耗降低,体积降小,这是封装集成技术。三是给更复杂的超异构的模式,对于软件开发人员,它们的工作应该更加简单。”
宋继强还谈及英特尔超异构计算愿景,希望提供多样化的标量、矢量、矩阵和空间架构组合,以制程技术进行设计,由内存层级结构提供支持,通过封装集成到系统中,使用光速互连进行超大规模部署,提供统一的软件开发接口以及安全功能。
以下为对话宋继强部分精选内容:
问: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AI乘
5G
,而不是之前的加法?
宋继强:
假如我们可以在
10毫秒之内调用到网络上计算或存储资源的话,实际本地可以有更大的计算能力、更强的存储,或者是处理某些特定应用,我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大家都熟悉交通路口,交通路口上有一圈摄像头,摄像头加了网络,各自把自己的数据往
“云”上送,做一些监控功能,这实际上就是简单的“+
”,什么是“×”?假如我利用在交通路口的边缘计算能力,比如每个方向两个,一圈有八个,这八个摄像头的数据,原来只看自己一个方向,但我同时有了这八个数据,就可以通过
AI
算法、视频融合、三维重新建模的方法,把整个十字路口做一个虚拟化的建模,而且是实时的。
好处在于这样的系统,可以给各个方向来的车一个提示,哪儿有车会来,假使他现在的视线被一个大巴或者什么挡住,他也可以知道什么地方有潜在的碰撞危险。
问:您谈到
Alx5G是历史性的交汇,从整个产业的角度,您觉得“产、官、学、研”应该各自发挥什么作用,让技术发展更进一步?
宋继强:
底层技术突破是一个产生变革的基础可能性。官方可以引导底下这些分散的力量去解决大问题,所以他们可以去定义一些关键的场景,比如:有数据的、算力的,可以往这一块去做。我们国家已经有这样的动作,比如定义出
AI落地的领域——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能语音,这有不同的企业牵头去做。
不过,企业牵头做的时候,怎样形成好的激励和引导机制,如何让企业和学术界融合,还是存在挑战的。
问:之前讲
5G+,您提出
5G
“X”,这其中
5G“X”哪个场景是您关注和看好的?宋继强:
场景太多了,比如智慧的农业、林业,还有低成本的智慧教育、医疗,如果有
5G这种很便宜的基站,你可以很容易的把网络能力延伸到更大的层面,然后去把原来只是受限于网络覆盖面而不能触及的这些业务触及起来。
医疗、教育、农业、林业,这些都是
5G可以非常好去激发的,但原来已经可以靠智能手机做的比较好的那些当然不会太感觉到,因为那些只是加快了网速而已。
问:您觉得影响人工智能普及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宋继强:现在的挑战我觉得还是把现在已经比较可用,而且又便宜的技术,看看能够怎么用在一些场景里面,让实际的商业客户可以看到收益,这个是比较重要。
或者你能不能直接催生一个商业模式,就像
“无人零售”是不是可以通过直接降成本,直接提高支付效率和门店运营的效率;或者工业场所是不是就可以用技术做快速分拣的业务,甚至可以让机器人布成流水线直接做事,就是要把它放在实际场景看,是不是能够减员增效,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第二个,
学术界是给你看到了
AI的一些好处,
同时也
指出了
AI的一些缺点。比如:容易出现攻击,给错误的数据就会
出现错误的缺点。这些
是产业要密切关注
的,你只看到它的好处
而没有去多了解它的负面,然后就着急的
想应用在一些
Critical的场景,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导致民众、消费者对
AI
的信心下降,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地方。所以其实就是什么呢?一是,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怎么把
AI
技术放进去。第二,管控好它的风险
,这个风险必须让企业界真的知道。作为
一个产品
,你就不能讲只
有95%的可靠性。
问:您对哪个行业的普及相对比较乐观?
宋继强:第一,可能是在智慧工厂里面,比如原来人检测,人累了就会出错,但现在机器检测快速提高效率、成本也降低了。第二,在医疗领域,对于某些疾病,通过机器识别去看片,效果可能比人看得好,因为它汇聚了完整的知识。第三,在智慧零售领域;第四,还有金融领域。
对话中国研究院院长,在融合聚变的超异构时代,他为我们详细阐述了
是两场技术变革的机遇”。
而是乘,他们创新性的提出
的概念,在详解概念之前,他为我们回顾了
年不断的演进,一直到现在,摩尔定律仍然在发挥作用,从
让我们看到有些算法超越人的能力,这是证明潜力的过程;
,我们开始尝试实用化,探索
能不能用在我们的某些实际场合里,以可控的成本,可控的时间代价,可控的功耗做事。而现在,我们到了
技术结合很多产业去做规模化和实现商用的时代。”
但在宋继强看来,目前
其实并不能完美的支持大量的设备都去用人工智能,而
会给我们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如果
可以给我们带来高带宽、低延迟、又可控经济成本,那整个端到云将充满想象。
带来的好处首先在边缘计算,我们可以把计算和存储的能力往前推,推到接入网;其次是利用云端只监控智能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我可以预先模拟、规划,做超实时预测。“在真实世界有一套系统运行,在虚拟世界里有一套,或者多套系统运行,这也是一个崭新计算范式。”
为人工智能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那
宋继强告诉网易智能,世界上将有
年会接入互联网,包括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能音箱等等人类在生活中的智能场景,这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这个时候的模型优化,靠的更多的将是
问: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理解
,而不是之前的加法?
毫秒之内调用到网络上计算或存储资源的话,实际本地可以有更大的计算能力、更强的存储,或者是处理某些特定应用,我们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大家都熟悉交通路口,交通路口上有一圈摄像头,摄像头加了网络,各自把自己的数据往
”,什么是“×”?假如我利用在交通路口的边缘计算能力,比如每个方向两个,一圈有八个,这八个摄像头的数据,原来只看自己一个方向,但我同时有了这八个数据,就可以通过
算法、视频融合、三维重新建模的方法,把整个十字路口做一个虚拟化的建模,而且是实时的。
是历史性的交汇,从整个产业的角度,您觉得“产、官、学、研”应该各自发挥什么作用,让技术发展更进一步?
底层技术突破是一个产生变革的基础可能性。官方可以引导底下这些分散的力量去解决大问题,所以他们可以去定义一些关键的场景,比如:有数据的、算力的,可以往这一块去做。我们国家已经有这样的动作,比如定义出
落地的领域——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能语音,这有不同的企业牵头去做。
场景太多了,比如智慧的农业、林业,还有低成本的智慧教育、医疗,如果有
这种很便宜的基站,你可以很容易的把网络能力延伸到更大的层面,然后去把原来只是受限于网络覆盖面而不能触及的这些业务触及起来。
医疗、教育、农业、林业,这些都是
可以非常好去激发的,但原来已经可以靠智能手机做的比较好的那些当然不会太感觉到,因为那些只是加快了网速而已。
或者你能不能直接催生一个商业模式,就像
学术界是给你看到了
的一些缺点。比如:容易出现攻击,给错误的数据就会
,你只看到它的好处
没有去多了解它的负面,然后就着急的
的场景,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导致民众、消费者对
的信心下降,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地方。所以其实就是什么呢?一是,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怎么把
技术放进去。第二,管控好它的风险
这个风险必须让企业界真的知道。作为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717b.com/hlwzxwz/506.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北邮乔秀全:5G的消费级杀手应用可能诞生于XR设备,乔秀全,ar,浏览器,vr,互联网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33
杨元庆:5G时代PC将永远在线5G最大的价值在商用IoT,杨元庆,iot,联想,手机,手机市场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30
王朝阳院士:做新能源车一定要扎扎实实容不得半点忽悠,王朝阳,电池,磷酸铁,氢燃料,电动汽车,充电时间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15
江亿院士: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实现“双碳”的关键,储能,光伏,充电桩,风电,电力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09
陶大程教授:AI是人性的一种映射,是人类“反思”的机会,陶大程,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教授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06
智见丨对话飞书CEO谢欣:ToB天花板很高我们要有耐心,谢欣,天花板,李世石,飞书,tob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47
专访起源太空CEO:太空资源争夺战中国不会落后,苏萌,起源,费米,小行星,地球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09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赤:中国空间科学投入仅NASA的五十分之一,目标是2049年接近,王赤,nasa,卫星,中国科学院院士,引力波,太阳系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06
中国何时出现SpaceX?侯秀峰:不是时间问题,侯秀峰,spacex,spacex公司,发射场,中国,航天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32
百图生科CEO刘维:生命科学AI大模型,开启创新药物研发新范式,刘维,大模型,潮头,科学,ai,实验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48
ROG游戏手机7Pro体验:把「酷」玩到极致个性化体验又进一步,手机,游戏,rog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19
小米13Ultra轻体验:一台像极了徕卡相机的影像旗舰,徕卡,相机,小米,索尼,镜头,小米13ultra,雷军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15
小米Civi3迪士尼100周年限定款真机赏析,售价保持2899元,迪士尼,小米,手机壳,手环,米奇,手机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1:57
强投入终获硬实力,OPPO定义高端影像旗舰新体验,oppo,哈苏,手机,智能手机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7:16
支志明院士:把晚期癌症变成慢性病,相信有可能,支志明,癌症,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慢性病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2:30
黄学东院士:ChatGPT虽然厉害但不可能取代人类,黄学东,微软,人工智能,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院士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49
俞梦孙院士:医学的未来靠中医,中医现代化将引领医学革命,俞梦孙,医学,中医,院士,科学,钱学森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48
21万一辆,2026年量产,马斯克“载入史册”的无人出租车被waymo创始人泼冷水,马斯克,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技术,莱万多夫斯基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33
24年汽车交付目标冲刺13万台从小米最强Q3报看雷军押注的新未来,雷军,小米,卢伟冰,智能手机,小米手机,汽车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53
对话WeShop吴海波:让模型的边界逼近行业中最好的商拍状态,吴海波,weshop,商拍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37
从"堆参数"到"造飞轮":DeepSeek正在颠覆OpenAI的生存逻辑,飞轮,deepseek,openai,马斯克,雷涛,算法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8:14
网易创新社沙龙|三位顶级专家关于Web3机遇的深度洞见,区块链,互联网,何宝宏,余晨,创业者,大数据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16
安永消博会期间发布多份行业报告和业界首个AI智能问答产品,外贸,消费品,行业报告,跨境电商,国内市场,安永消博会,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