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18时间:2025-04-18人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那些由一句闲聊引发的精准推荐:
更诡异的是,她从未在任何一个平台搜索过相关关键词。
类似的情况并不罕见。杭州的李先生发现,自己刚在微信聊天里提到想换新手机,半小时后某电商平台就向他推送了最新款手机的促销信息。
上海的陈女士则投诉,她仅在现实生活中和同事讨论过某品牌护肤品,第二天就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该品牌的广告。
这些巧合让越来越多的人怀疑,电商平台是否在监听我们的日常对话?还是说,它们的算法已经聪明到能预测我们尚未表达的需求?
答案呼之欲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App疑似窃听隐私"的投诉在过去一年激增300%,但平台方大多以"算法推荐"为由搪塞过去。
精准营销似乎成了一种读心术,让我们不得不追问:"猜测喜好"和"监听隐私"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比你更懂你":电商算法的监听疑云
监听,对于增长至上的电商平台来说,似乎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许多用户发现,只要授予电商或社交app麦克风权限,它们似乎就能"偷听"现实对话。
2024年9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的一项测试显示,部分主流购物App在后台运行时,会间歇性激活麦克风采集环境音,尽管官方声称"仅用于语音搜索功能"。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大厂算法工程师透露:"理论上,App可以提取环境中的关键词,再通过语义分析匹配广告,但这属于‘灰色地带’,企业绝不会公开承认。"
而更隐蔽的一种方式,则是数据联盟的运作模式。例如,用户在某社交平台聊天提到旅游,相关信息可能通过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共享给电商平台,进而触发旅行箱或机票广告。
而一些社交APP可能在隐私协议中宣称,收集用户的位置信息仅用于提供本地服务,但实际上却将这些信息共享给第三方用于精准广告投放,数据买卖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抛开上面两种灰色地带,电商平台的用户画像能力,也足以让人细思极恐。
一位淘宝用户投诉称:"我仅仅在相册里存了一张某品牌鞋的图片,从没搜索过,但第二天淘宝就给我推荐了同款。"
这背后是相册权限+图像识别技术的结合——App扫描本地图片,提取商品特征,再匹配广告库。
类似的,某些App甚至会分析用户的输入法习惯,比如在聊天时频繁打出某个品牌名,就可能触发相关广告。
我们,似乎已经成了电商眼中的"透明人"。而这一现象,究其根本,离不开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
算法越界的背后:商业利益先行,监管穷追不舍
电商发展的重点是增长至上。在流量红利见顶的今天,电商平台的竞争已从"广撒网"转向"精准捕捞"。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AI预测性推荐(即推送用户未主动搜索但可能需要的商品)产生的GMV占比从2021年的12%飙升至2023年的34%,某头部平台财报披露,这类"未诉需求"带来的客单价较常规订单高出42%。
这意味着,平台有极强的经济动机,去挖掘用户的一切潜在需求,甚至包括那些他们自己都还没意识到的。
在追逐利益的快跑过程中,法律不得不快速追赶,避免滞后。
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要求企业获取用户数据需知情同意,尽管实际操作中,大多数用户不会细读长达几十页的隐私政策,但规则设定与管控手段已然产生效果。
3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
公告指出,相关部门将围绕App(含小程序、公众号、快应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SDK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线下消费场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相关违法犯罪案件等重点问题开展系列专项行动。
这无疑是再次告知:隐私红线不可逾越,也迫使电商企业必须在精准获客与安全合规之间,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电商平台作为数据的掌控者,需要重新审视商业伦理与长期发展的关系。
短期来看,过度采集用户数据或许能提升广告转化率,但长期而言,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终将丢失掉用户信任。
在数字经济时代,技术的终极目标应是服务于人,而非让人沦为算法的提线木偶。唯有用户、企业与监管三方共同构建尊重隐私的生态,我们才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守住底线。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717b.com/jxwxwz/18.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专访北邮教授孙松林:5G尚处第一阶段中国定会独领风骚,孙松林,教授,运营商,通信技术,博导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52
智见丨对话梅宏院士:数字化转型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须转,院士,机器人,互联网,梅宏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58
绕地3天后返回,SpaceX壮举!平民机组训练几个月也能上太空,spacex,飞船,宇航员,太空之旅,火箭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12
成功返回!三位航天英雄90天太空任务完成,落地过中秋,航天员,飞船,返回舱,载人飞船,着陆,航天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11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赤:中国空间科学投入仅NASA的五十分之一,目标是2049年接近,王赤,nasa,卫星,中国科学院院士,引力波,太阳系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06
风口浪尖上的刘强东:乡亲们现在怎么看"大强子",刘强东,大强子,京东,电商,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34
告别2018|各位大佬不祝你一帆风顺祝你乘风破浪,张一鸣,刘强东,丁磊,程维,腾讯,李彦宏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23
薇娅倒下之后,“网红之都”的崩坏和重建,直播间,林依轮,薇娅,罗永浩,直播电商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15
荣耀MagicVs至臻版体验:现阶段折叠屏产品的理想之选,手机,手写笔,magic,样张,分屏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54
红魔8SPro+游戏手机体验:165W快充为手机打上「开拓者」标签,手机,游戏,红魔,透明版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18
易评机:虽为小改款升级,三星折叠屏新机依旧很稳,三星,三星galaxy,三星手机,z系列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11
ROG游戏手机8Pro体验:原神满帧不烫手是游戏手机也是全能旗舰,手机,游戏,索尼,rog,像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6:51
三星NeoQLED8KQN900D体验:4K内容秒变8K片源不再是问题,三星,片源,qled,音效,neo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6:34
森海塞尔MOMENTUMSport评测:运动与艺术的灵动结合,声海,耳机,无线耳机,运动耳机,momentum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6:30
一文看懂WWDC24:苹果与众不同的“AI”,wwdc,iphone,apple,ios,苹果,app,ipad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6:21
郭光灿院士:要在量子争霸中胜出,靠游击战是不行的,郭光灿,量子信息,量子计算,量子计算机,院士,中科院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3:50
董家鸿院士:我们的新冠肺炎智能诊断系统无偿给美国,董家鸿,传染病,医院,大医院,分诊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3:31
京东上半年大赚197亿,关于电商市场走向的几个猜想,京东,电商,京东集团,京喜,零售,物流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1:22
对话MiniMax创始人闫俊杰:打不赢,就应该被淘汰,闫俊杰,态度agi,minimax,大模型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59
对话荣耀赵明:AI时代开放肯定会击败封闭,赵明,华为,人机交互,手机,傅盛,王小川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57
21万一辆,2026年量产,马斯克“载入史册”的无人出租车被waymo创始人泼冷水,马斯克,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技术,莱万多夫斯基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33
黄仁勋对话孙正义:孙正义首次透露曾三次尝试买下英伟达(附对话全文),黄仁勋,安本正义,英伟达,软银,比尔盖茨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05
对话朱萧木:罗永浩秘密搞AI时,我为何卖起了“智商税”保健品?,罗永浩,朱萧木,保健品,锤子科技,智商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32
黄仁勋化身美国队长新“核弹“炸翻全场新GPU卖1.6万,黄仁勋,英伟达,cuda,人工智能,机器人,gpu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17
外媒:英伟达也没想到H20被限制出口在华营收或损失超百亿美元,英伟达,英特尔,特朗普,中国科技公司,人工智能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54
智见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车企不要总讲“卷”,要找准定位用产品说话,付于武,汽车,中国,理事长,网联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09
“工业大脑”x“极客智造”,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平台绘制“智造湾区”新蓝图,极客智造,互联网,大湾区,制造业,朱云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47
直播电商监管新规将公开征求意见,出重拳净化行业生态,电商,直播,违法,监管新规,市场监管总局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