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院士:中国不仅要登月,还要走向更远的深空|嫦娥四号

文章ID:230时间:2025-04-18人气:

欧阳自远 嫦娥四号 登月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欧阳自远中国不仅要登月,还要走向更远的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策划|杨霞清、张祖韬、郭浩

,出生于193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首任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中国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从事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40多年。

通过对月球和行星探测成果的系统研究,对中国开展月球探测的意义、必要性与可行性、发展战略与规划、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配置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创新意义的方案与建议,牵引出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国家立项。组织、设计了中国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中方案;具体组织、设计中国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方案,通过了国家中长期规划的综合论证,纳入了国家中长期月球探测规划。

二,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们既可以去,也可以落,还可以安全回来。我们中国的航天员将来一定能够到达月球,我们甚至要建立月球基地。

三,整个第二次的月球探测,我们中国真的应该是做得最先、最好的。

四,2020年我们将发射一个卫星,绕火星飞;一个火星车,在底下走。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火星车也做好了。在火星上,我们要干几件事情,别人从来没有干过。

没有慢悠悠登场的作派,83岁著名科学家的举止和风度,在这一幕细节中,得到了生动、平实又颇为有趣的传递。

欧阳自远是中国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探月工程应用科学的首任首席科学家。

1978年,欧阳自远又接到了一项贯穿毕生的任务——月球科学研究。当时的美国总统派代表向中国领导人赠送了两件他们的探月礼物:一小面中国国旗,一小块月球岩石(阿波罗-17月球岩石)。时任领导人提出,希望中国的科学家能研究看看那是不是月球上的石头。分派任务的时候,发现举国无人,唯有欧阳自远因为搞过陨石研究,沾点边,于是顺理成章被找去领了任务。

欧阳自远当时高兴极了,尽管事后发现美国人送石头有点故弄玄虚,把一克黄豆大小的石头嵌在凸透镜后,放大成手指头粗来蒙中国人,但欧阳自远视若珍宝,深入钻研,用三个多月就研究得差不多了,一共发表了14篇论文出来。

“空间时代的到来,是我们人类必然会走向的一个康庄大道,也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我们中国也一定会进入空间时代。”

回顾那段大国争雄的时代,欧阳自远这样说道。

比之于当年的两手空空、有心无力,今天的中国,已经向深空探测迈出了实实在在的一大步。台前幕后,少不了欧阳自远等第一代航天科学家的推动。

1990年代之初,在孙家栋、欧阳自远、姜景山等一批科学家的极力动议下,中国的探月科研逐渐进入到实质的筹备阶段。2003年,国家正式立项,公布了向月球进军的实施方案。欧阳自远参与并指导了方案、目标及相关规划的制定。

如今,欧阳自远还是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的高级顾问,一直参与和伴随着探月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尽管首席科学家一职由更年轻的后辈接手,但他依然还在发挥着他的热度。

一年到头,他也会马不停蹄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学校、科技馆等场合,向社会、向公众一遍又一遍讲述中国的探月事业。

一周后的12月8日凌晨,“”正式发射升空,“嫦娥”又将在月球上有所开创,代表人类跨出新一步。

欧阳自远在今年上半年曾明确讲到,中国今年底完全能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软着陆月球背面。

欧阳自远的预言,显然是基于幕后不为人知的反复论证和严谨试验、以及前面数次探月的实践。

事实上,早在三年以前,欧阳自远就已经在讲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的研制进展了。根据中国的长期规划,且得益于众多科学家的努力,探月的每一步迈出,都有其前瞻性准备。

不止一次,欧阳自远说道,“中国要飞得更远,我们要探测整个太阳系的行星。”

杖朝之年,欧阳自远中气充沛,浑厚亮堂的嗓音响彻会场。大开大阖又不失趣味的讲述,时不时引起听众的笑声,而他的那份严肃、认真与豪迈,也在言语和神情间洋溢着。

嫦娥四号、五号承担着什么样的高难度任务,中国将如何通过探月实践,一步步走向更远的深空,且听欧阳自远院士的解答。

一,为什么嫦娥四号一定要在月球背面着陆?

欧阳自远:干吗非得到月球背面去呢?因为宇宙有很多的信息,特别是长波辐射,地球接收不到。很多宇宙的重要信息,我们人类一点儿都不知道,谁都不知道。这是因为地球的电离层的干扰,不但干扰了我们整个的地球,把月球的正面也干扰了,所以科学家希望能够在背面接收到这部分信号,这是唯一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一定要到月球背面去。

第二,对月球正面的研究信息告诉我们,月球的历史是30亿年到40亿年,就像考古一样,有墓葬、有记录,这是正面的,但是大于40亿年到45亿年的最古老的历史,在月球正面得不到。而月球背面其他天体对它的撞击,砸了一个大坑,有1000多公里。要把里面那些东西都给扒拉出来,我们就要降落在那儿。这样的话,我可以往前做出月球最古老的5亿年的历史,这样月球的历史才能进一步搞清楚,只有到那儿去才行。这是我们今年要完成的任务。

总的来讲,嫦娥四号着陆后,将利用月球背面可屏蔽地球无线电干扰等优势,进行空间科学领域最前沿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和研究,因为月球背面保存了最古老的月亮岩石,我们在月球背面巡视区还可以开展地理形势和矿物组份的探测与研究、月球背面巡视区浅层结构的探测和研究,地质特征的调查,有望在国际上首次建立集地形地貌浅层结构、物质成分于一体的综合地质剖面和演化模型。

二,同一个圆形的月球,为什么会存在正面和背面的说法?

欧阳自远:我们在地球上看月亮,永远看到的是半个,那另外半个永远看不到,月球自己在转,但是你就是看不到。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月球自个儿在转,转一圈的时间,它是按反时针的方向转,同时也在绕着地球公转,它一边自己转,一边又绕着地球转,而且转的周期相等,最后你从地球上看月亮,永远只能看到半个月亮,另外那半个月亮谁也没见过。1959年,苏联的绕月卫星第一个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大家一看吃了一惊,当然做得很粗糙,但是1959年啊,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们现在做,当然做得很仔细了,这就是月亮的背面,背面地形起伏比较高,正因为我们从来看不到月球背面,所以中国要去。

我们的“嫦娥一号”也精细地探测到了整个的全月球,提供了一张当时最好的月球的地图,正面、背面都看得非常清楚。背面基本上都是山地、高原,正面都是天体砸出来的大盆地,有19个之多。背面和正面地貌差别太大了。月球背面,也有坑,南部有一个巨大的坑,叫“艾肯盆地”,是42亿年前砸出来的,我们的嫦娥四号这次就要落在那个大坑里头,那里有很多新的科学信息存在。

三,嫦娥四号要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技术难度有多大?怎么实现?

欧阳自远:我们将要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但是有一条,我是个瞎子,看不见,另外我也是个聋子,我不知道它背面的具体状况,因为在我们地球上跟它那一面不能实现通讯,信号全部被月球正面给挡住了,我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这个事儿就麻烦了。所以你一定要发一个中继星,来联络地球和月球的背面。

我们研究,在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拉格朗日2点,是在月球的背面,离月球大约是6.5万公里,离我们的地球有44万公里。在这个点的角度上,正对着月球背面,也可以看到远方的地球,在这个点上,可以跟地球和月球背面建立完全畅通的无线电通信。

2018年5月21号,我们国家发射了一颗中继星,取名“鹊桥”,用中国传说的牛郎、织女见面的地点命名。它现在已经在拉格朗日2点的位置上,这个中继星不仅可以跟地球联系,还可以跟月球上面的着陆器和月球车联系,这样的话我们既不是瞎子,也不是聋子,完全可以直接联系它们。到达了那个点上,最后它打开天线联系地球和月球的背面。我现在不操心了,我降到月球背面就有办法了,全通了,它一直跟地球和月球背面取得联系,我就可以完全知道,我这个探测器落到背面的情况。

这次中继星的发射,是我们国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地月之间的测控和数传中继通信。

四,月球背面真的有外星人吗?

欧阳自远:知道我们的嫦娥四号要在月球背面着陆,不少好心人打电话给我,写信给我,说,哎呀,这个中国别干吧,你看月亮背面全是外星人,我们见不到他们,他们可以看到我们,外星人一直在背面监视我们的行为,我们不要去惹他们好不好,全世界都不敢去,为什么中国要带头去闯这个祸呀?你看我们中国出了很多书,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国外也有更多的书,哎哟,整个的月球变成了非常的恐怖,而且诡异的这么一个月球背面。

最精彩的1988年4月5号,美国最著名的《新闻周刊》登载了一张照片,说二战时期美国的轰炸机在百慕大上空飞行的时候被外星人劫持了一架,放在月球背面的坑里头。但是我的图是全世界最好的图呀,我的图里头没飞机。我说这个飞机是怎么来的呢?我这个图里面显示,飞机这个坑的直径93公里,它的经纬度,我全知道,但就是没有飞机。所以假如这个飞机我现在一看知道了,93公里的直径,这个飞机的长度大约50公里,翅膀开展的宽度大概60公里,这是我们人类造的飞机吗?这不可能啊,50公里长的机身啊。

另外飞机不能在月亮上飞,月球表面是超高真空的,飞机是靠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才能飞的,所以这是假的。像这种伪造的照片太多了,都说是外星人,说外星人在月球背面有金字塔,把埃及的金字塔贴上去,还有英国的巨石阵,这是外星人的城市,结果全是假的。所以应该正本澄源。真的,我问过阿尔德林(美国前宇航员、史上第二个登上月球的人),说外星人是不是给你们警告了?他说这全是媒体瞎造谣的。

五,嫦娥五号计划怎么完成月球物质采样,并顺利返回?

欧阳自远:预计明年我们的嫦娥五号将要着陆在月球上,有一大堆的技术问题,关键的问题我要返回地球,要把月球上的东西带回来,所以有很多技术问题我们中国以前没有解决,但现在都行了。我们将在海南岛文昌发射,用“长征五号”火箭。

我们着落在哪儿?我们要着陆在一个新的位置,离阿波罗着陆的位置很远,而这个位置有很多新的现象,人类从不知道那一带的情况。嫦娥五号要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我们将要把那里的样品取下来,怎么着陆,电铲样品、打钻取样,最后搁到返回舱,这都有研究和准备。离开月面,它飞不回来,因为没有那么多燃料,所以我用一条飞船在月面绕着月球飞,等待着陆器上去,然后双方要交汇、对接,非常聪明的,针尖对针尖,自己就相互对接好了,由那条飞船带着样品返回地球。

我们一定能够得到很多样品,大概要采样2公斤到3公斤的样品,供全国的科学家来进行研究。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我们既可以去,也可以落,还可以安全回来。我们中国的航天员将来一定能够到达月球,我们甚至要建立月球基地。

六,飞船带着样品返回地球,会存在技术难题吗?

欧阳自远:最大的问题,因为它返回速度太快了,一扎进地球的大气层,高温、高压,会把返回舱全部烧掉,里面的人也会烧死。这怎么办呢?我们得想个法子。我们不是已经做过一次实验嘛。我们指挥它跳出大气层,再降下去,就像小孩用石头在水里头打一个水漂,砸进去冒上来,再掉下来,那个速度不就慢了吗?原理就是这样,我们说不行,我们要做一次真的实验。最后它真的回来了,经过南半球,经过印度洋,我们要它一直飞到内蒙古四子王旗。

因为我们只能飞在我们自己的领土里头,在大草原上,它一落下来的时候,立即告诉我们它落下的经纬度,我们赶紧到现场,真的,表面是烫一点,里面完好无缺。所以我们现在有办法了,月亮上的东西一定能够带回来。

七,嫦娥一号、二号实现了什么样的高难度挑战?

欧阳自远:我们有几百张特殊的月面图,最后汇集成这样一张图,这是月球的正面,那是月球的背面,做了立体图,这立体图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2007年,嫦娥一号是绕月飞行,做了月球外围的环境探测,另外月球表面的各种成分,我们都探测得很清楚,它怎么分布的。

另外世界上最想了解的,因为月球上有一种资源,就是我们人类未来的终极的能源,叫核聚变发电的原料,地球上没有,在月球上。我问过俄罗斯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加里莫夫院士。我说加里莫夫,你们俄罗斯探月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他叉起手来非常骄傲的告诉我,“我要解决全人类未来的能源问题。”哦,我说加里莫夫,明年嫦娥一号上天,我将要得到这些全部的数据,我一定告诉你,他大吃一惊。你们中国怎么就能够做呢?我说准备了30年了,我们一定完成。

据我们探测,月球上这种资源大约是120万吨左右。加里莫夫跟我说,欧阳啊,只要运回8吨氦-3来,够你们中国一年的能源(消耗量)。我说是的。全世界的用量100吨,我用120万吨,至少可以解决全人类未来一万年以上的能源需求。中国得到了是中国的功劳,但这不是中国的财富,这是人类的财富,所以我们向全世界发布。

我们在2010年发射嫦娥二号,我们当时照相机的分辨率可以达到7米,我想看前面一个坑,九公里的直径,月亮上有3.3万多个这种砸的坑,这个大于1公里的,我要看它的壁,我再要看它的底,我要研究它是怎么起源的,这都有实际的录像。每一个地方,我都可以看得那么清楚,就是我这个讲台大小,我都可以做出图来。

嫦娥二号我们加足了燃料,可以干很多活。干完了月亮的活儿以后,我们说再派它一个活儿,让它飞到离地球150万公里以外,因为我们最操心的,那个太阳老爆发,产生了一些问题,对地球是很大的威胁。我们让它在那打开仪器监视太阳,它就飞过去,它一直在那235天,勤勤恳恳工作,得到世界上最多的数据。

后来我们从望远镜里面发现有一个光点朝地球飞来,是个小行星,一算轨道,2029年可能撞我们地球。这不行,我们得看看那个光点到底是啥东西,有多大,到底形状怎么样?结果我们让嫦娥二号飞到它附近去。我们的控制能力真厉害,最后双方以860米距离擦肩而过,拍到了这个小天体,一看很吃惊,长4.6公里,大头2.4公里,砸到地球上也是一次小的恐龙灭绝呀,我们人类整个的全世界会遭到巨大的灾难。

八,人类对于威胁地球安全的小天体撞击事件,现在有办法解决么?

欧阳自远:我们现在最操心的是我们地球外头有一大堆小天体。今年4月8号,全部统计好了,大概我们地球外面有18000多个,大于一公里的有800多个,大于140米大小的有8000多个,总共有1万多个,它们总飞,也不太规矩,搞不好就跟地球撞上了。它们走的轨道也各异,所以我们已经挑了三个最危险的,到底对地球会有什么样的威胁,进行研究。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规避它们,用不着担心,完全可以处理。它只要真的要撞,我们派个飞行器,提前飞到它的上面,然后开个发动机,轨道算得很准,轻轻的加一点力(推它一下),它慢慢慢慢飞到地球边上,就擦肩而过了,绝对安全,就像武侠小说里面说的,叫四两拨千斤,不让它撞上就是了。这个不会有太大问题。

九,嫦娥三号落月的时候,美国的卫星在监测我们

欧阳自远: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刚好降落在彩虹湾。我们指定它必须给我降落在这个小块里面。在月亮上着陆,降下去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不能用降落伞,因为它表面是真空,(用降落伞)白搭。那怎么办呢?它越掉越快,(不控制)要摔的粉碎的。我们在它底下安了个发动机,它一面往下掉,我底下往上推,让它慢慢慢慢的掉,掉到(距地面)100米左右,你得自个儿给我找个地方落。

我没法儿去指挥它,它拍了张照片发给我要1.3秒才能收到,收到以后几秒钟我做个判断说,这儿危险,你不能落,得挪个地方,我再告诉它,又要1.3秒。因为地、月之间38万公里的距离,光速就要传那么久,它早掉下去了。所以我们的着陆器上是高等智能,自己判断。它一直往下降,降到(距地面)100米我们要它停,拍照,它拍了3764张照片,它自个儿选了一地点落下去。折腾了好长时间,最后降落在我们指定的插红旗的地方。我最怕的是它的一条腿掉到坑里,一倒,前功尽弃,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它刚好,真聪明,四条腿搭在平地上,里面有坑,外面有坑。

我后来说,干脆照一下这个地方有多少坑,4公里×4公里,全是坑,有几十米,几米大小,密密麻麻,一万多个,就那么一小块地(是平的),太危险了。

着陆在这儿,月球车自个儿走下去,六个轮子印在月面上,清晰的轮印。

它走下去以后,我们指令说你给我转过身来,它很快就转过身来,然后给着陆器拍照,证明我们到了月亮。

当然了,就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另外有一个卫星在月球上面飞,那是美国的卫星,我们干什么事儿,人家都在监视我们的。

整个第二次的月球探测,我们中国真的应该是做得最先、最好的。

十,嫦娥的目的,一定要飞出地球,到另外一个天体去

欧阳自远: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宣布了人类空间时代的到来。没有想到苏联和美国1958年开始探测月球,他们两个超级大国,完全是为了空间霸权的争夺,为了冷战的需要,他们开展了一场最严峻的军事的竞争。1960年他们又开始了火星探测,1961年加加林上天,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所以在这种背景下,空间时代的到来,是我们人类必然会走向的一个康庄大道,也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我们中国也一定要进入空间时代,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年轻的共和国刚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一穷二白。我们的科学技术队伍很弱,技术水平落后,我们更没有钱。

前苏联的契尔克夫斯基讲,地球是我们人类居住的摇篮,人类终将长大,离开自己的摇篮。所以嫦娥的目的,一定要飞出地球,到另外一个天体去。

美国(上世纪)从月球采回来381.7公斤的样品,苏联一个人都没上去过,最后只用机器人上去采,三次,每一次采到0.1公斤,太可怜了。所以美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整个的空间霸权一直到今天,是美国一家独揽。

以后美国再也不搞探月了,他搞航天飞机,搞空间站,这给了我们时间来做充分的准备。我们整整到1993年准备了35年,建立了实验室,培养了一支队伍,也规划了我们中国该怎么搞,但是我们还没有达到能够实施的能力。

本世纪初,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都要去搞月球探测了,我们在这种背景下加紧论证,必要性、可行性,发展战略、长远规划、第一次具体的设计等等,进行严格的论证,又花了10年,应该说我们准备了45年。在2003年大年初二,国务院总理批准了中国的嫦娥工程,2007年,第一次发射。

十一,月球既然早就是一颗死星,一颗没有生命的星球,大家为什么还要争先恐后上去?

欧阳自远: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月球是当代战争的新制高点,假如在月球上用光束武器,只要1.3秒,立即可以摧毁地球的空间,摧毁地球表面各种军事设施,而你却永远打不到它。第二,月球有丰富的能源,第三,月球有特殊的资源,第四,月球的恶劣环境人类要利用,以支持我们人类未来社会的持续发展。

十二,登月计划将来实现后,中国为什么还要进一步探测火星?

欧阳自远:2020年,我们中国要开始火星的探测,干吗非得2020年?每26个月,才有一次机会,错过这次2020年的机会,对不起,得到2022年了。为什么你非得等到这个窗口期才能去呢?大家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365天,火星在外面绕太阳转一圈687天,有时候地球在这边,火星在太阳那边,你怎么去?所以一定要在恰好的位置。这个时候,地球上发射探测器到火星,大概飞六到八个月,平均七个月左右见到火星。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时机。

到火星上干什么?第一,火星上有没有生命?难道只有我们地球有生命吗?第二,火星本体有很多科学问题。第三我们要了解火星的环境。我们人类到今天还没有从火星上取回一克样品,我们中国将带头着陆在火星上,把样品带回地球。

科学家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地球承载着全部的人类,但是这个地球不安全,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再加上人类自己犯的错误,把我们的地球搞得都不能居住了。我们一定要给人类准备第二个栖息地。没有选择,最好的就是改造火星。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怎么去改造火星,让它变成第二个地球,把我们地球的人类大约有一半迁移到火星去,用不着飞多久,六个月到八个月就到了,在那儿定居,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呀。

十三,具体来说,我们会在火星上进行什么科研?

欧阳自远:2020年我们将发射一个卫星,绕火星飞,一个火星车,在底下走,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火星车也做好了。在火星上,我们要干几件事情,别人从来没有干过。

十四:剧透——在木卫二上面,发现有排泄物

欧阳自远:中国要飞得更远,我们要飞到尽可能多的太阳系的行星上。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我们现在可以到火星了,我们还要去木星,还要去更远的地方。

火星着陆巡视,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及其他行星的穿越,和木星卫星的探测,我们都要做。

我们要到那个最大的行星叫木星上去,我们古书里面叫太岁星。有一句古话说,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对不起,中国要去动土。我们要飞七年才能到,它有79个月亮。我做不完,我挑了两个,一个是木卫四,上面可能有生命;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另一个木卫二,因为离太阳很远,零下快到200多度了,全是冰,冰上有很多裂缝,也有很多排泄物,这个是不是生命的排泄物,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它冰里头经常有水柱喷出来,证明底下是海洋,而且知道海洋里面有火山爆发,有能量,只要有液态水,有能量,有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元素,一定会有生命诞生。地球的生命也是这样诞生的。所以我们要去探测。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717b.com/hlwzxwz/230.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专访九合创投王啸:5G助推产业二次腾飞|云计算|互联网

专访九合创投王啸:5G助推产业二次腾飞,王啸,创投,云计算,互联网,九合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1:03

爱立信中国总裁赵钧陶:中国5G商用部署是对全球的巨大利好|运营商|诺基亚

爱立信中国总裁赵钧陶:中国5G商用部署是对全球的巨大利好,赵钧陶,爱立信,运营商,诺基亚,华为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54

杨元庆:5G时代PC将永远在线5G最大的价值在商用IoT|iot|联想|手机|手机市场

杨元庆:5G时代PC将永远在线5G最大的价值在商用IoT,杨元庆,iot,联想,手机,手机市场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30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5G时代将诞生规模更大的“BAT”|bat|互联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5G时代将诞生规模更大的“BAT”,刘韵洁,bat,中国工程院院士,互联网,院士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27

邬贺铨院士:网络安全不分国界,网络安全是人才的竞争|互联网|大数据

邬贺铨院士:网络安全不分国界,网络安全是人才的竞争,邬贺铨,网络安全,互联网,大数据,院士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12

陶大程教授:AI是人性的一种映射,是人类“反思”的机会|人工智能|量子计算

陶大程教授:AI是人性的一种映射,是人类“反思”的机会,陶大程,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深度学习,机器学习,教授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06

对话陆奇:元宇宙仍处于发展早期,只是一个新的体验容器|人工智能|创业者

对话陆奇:元宇宙仍处于发展早期,只是一个新的体验容器,陆奇,宇宙,人工智能,创业者,创业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03

智见丨对话梅宏院士:数字化转型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须转|机器人|互联网

智见丨对话梅宏院士:数字化转型不是想不想,而是必须转,院士,机器人,互联网,梅宏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58

时隔5年中国载人飞船再起航“天和”核心舱迎来3名住户|航天员|货运飞船|返回舱|神舟

时隔5年中国载人飞船再起航“天和”核心舱迎来3名住户,载人飞船,航天员,飞船,货运飞船,返回舱,神舟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19

SpaceX星舰首飞爆炸马斯克放出最贵烟花|spacex星舰|spacex公司|火星|航天器

SpaceX星舰首飞爆炸马斯克放出最贵烟花,spacex星舰,spacex,spacex公司,火星,星舰,航天器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42

潮头|皮糙肉厚、生猛耐操!罗永浩:我对世界仍然充满热爱|锤子科技|李晨|直播|直播间

潮头|皮糙肉厚、生猛耐操!罗永浩:我对世界仍然充满热爱,罗永浩,潮头,锤子科技,李晨,直播,直播间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23

“刘畊宏女孩”刷屏背后的终极推手|刘耕宏|潮头|周杰伦|抖音

“刘畊宏女孩”刷屏背后的终极推手,刘耕宏,潮头,周杰伦,抖音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10

抖音快手造富记|网红|李浩|短视频

抖音快手造富记,抖音,网红,李浩,快手,短视频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57

大厂复工众生相:有人一气想跳槽,有人发誓要买房|王铎|王君|李桃|王蓉

大厂复工众生相:有人一气想跳槽,有人发誓要买房,王铎,王君,李桃,张震,王蓉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39

社区团购战长沙:滴滴美团主动变阵,拼多多下调团长佣金|电商

社区团购战长沙:滴滴美团主动变阵,拼多多下调团长佣金,团购,美团,电商,拼多多,滴滴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19

三星S23系列上手:最强2代骁龙8+2亿像素稳坐开年机皇|手机

三星S23系列上手:最强2代骁龙8+2亿像素稳坐开年机皇,三星,像素,骁龙,手机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45

三星S23Ultra体验:长焦能力提升明显定制芯片拉高综合体验|手机|ultra|像素

三星S23Ultra体验:长焦能力提升明显定制芯片拉高综合体验,三星,手机,ultra,像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37

魅族20INFINITY无界版真机赏析,全新极简设计更显质感|infinity|后壳

魅族20INFINITY无界版真机赏析,全新极简设计更显质感,魅族,无界,infinity,后壳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25

荣耀X50上手体验:抗摔、续航都很强的千元机|荣耀x|手机|智能手机|长续航

荣耀X50上手体验:抗摔、续航都很强的千元机,荣耀x,千元机,续航,手机,智能手机,长续航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22

大疆OsmoPocket3体验:手持云台相机中的「绝对顶流」|手机

大疆OsmoPocket3体验:手持云台相机中的「绝对顶流」,pocket,手机,云台,大疆,相机,OsmoPocket3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7:33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想实现煤炭完全无人化开采|矿山|矿井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法:想实现煤炭完全无人化开采,煤炭,王国法,矿山,中国工程院,矿井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4:19

陈列平: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彻底治愈肿瘤|癌症|细胞|免疫

陈列平: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彻底治愈肿瘤,陈列平,肿瘤,癌症,细胞,免疫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4:13

中科院院士吴新智:现代人类进化很多疑点待解|裴文中|化石|古猿

中科院院士吴新智:现代人类进化很多疑点待解,吴新智,裴文中,古人类学,化石,古猿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4:02

容淳铭院士:安卓有教训,中国要有自己的区块链生态|区块链技术|互联网|云计算

容淳铭院士:安卓有教训,中国要有自己的区块链生态,区块链,容淳铭,区块链技术,互联网,云计算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3:44

独家|仝小林院士:中西医别比高低,抗疫各有优势

独家|仝小林院士:中西医别比高低,抗疫各有优势,仝小林,中医,中医药,中西医,中医治疗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3:39

郑皆连院士:中国是桥梁大国却非桥梁强国输在了软件上|拱桥|悬索桥|斜拉桥|桥型

郑皆连院士:中国是桥梁大国却非桥梁强国输在了软件上,郑皆连,拱桥,悬索桥,斜拉桥,桥型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3:15

董晨院士:要做好长期应对新冠肺炎的准备|肿瘤|施一公

董晨院士:要做好长期应对新冠肺炎的准备,董晨,新冠肺炎,肿瘤,施一公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3:04

闻玉梅院士:打了疫苗百分百不会死亡,不打就很危险|病毒|活疫苗|接种

闻玉梅院士:打了疫苗百分百不会死亡,不打就很危险,闻玉梅,疫苗,病毒,活疫苗,接种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2:24

连夜研究,美股震荡,DeepSeek到底干了什么?|英伟达|人工智能|deepseek|硅谷|openai

连夜研究,美股震荡,DeepSeek到底干了什么?,英伟达,人工智能,deepseek,硅谷,openai,芯片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8:43

智能汽车“智驾”事故频发,谁该为此负责?|自动驾驶|驾驶员|自动驾驶技术|方向盘

智能汽车“智驾”事故频发,谁该为此负责?,智驾,自动驾驶,驾驶员,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方向盘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7:24

美国启动药品与芯片进口调查,准备单独加征关税?|特朗普

美国启动药品与芯片进口调查,准备单独加征关税?,加征,关税,美国,特朗普,药品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6:01

网易智能稿件转载须知|智能菌|AI研究院|原创

网易智能稿件转载须知,网易智能,,智能菌,AI研究院,网易公司,原创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19

网易创新社沙龙|三位顶级专家关于Web3机遇的深度洞见|区块链|互联网|何宝宏|余晨|创业者|大数据

网易创新社沙龙|三位顶级专家关于Web3机遇的深度洞见,区块链,互联网,何宝宏,余晨,创业者,大数据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16

美媒:美政府限制H20出口妄图扼杀中国AI发展|英伟达|黄仁勋|amd|人工智能|特朗普

美媒:美政府限制H20出口妄图扼杀中国AI发展,英伟达,黄仁勋,amd,中国,人工智能,特朗普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49

京东美团,争的其实不是外卖|电商|零售|饿了么|京东集团|知名企业|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京东美团,争的其实不是外卖,外卖,美团,电商,零售,饿了么,京东集团,知名企业,品质堂食餐饮商家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04

深视频|中国电商APP“霸榜”美国应用商店“泼天流量”折射民众真实心声|英国|特朗普|app|卡罗琳|礼物功能

深视频|中国电商APP“霸榜”美国应用商店“泼天流量”折射民众真实心声,美国,英国,特朗普,app,卡罗琳,中国电商,应用商店,礼物功能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