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420时间:2025-04-18人气: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出品 | 网易科技《逐梦星空》栏目组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官方透露,十五号载人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完成各项准备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两个航天员乘组胜利会师,并在空间站进行了合影。
2022年11月29日23时,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飞船与空间站对接之后,将形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神舟十五号的三名航天员也将与神舟十四号的三名航天员在太空实现胜利“会师”,“面对面”进行在轨交接,创造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时刻。
此次飞行出征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神舟十五号飞船首次在低温环境下实施载人任务(最低温跌破40年极值);乘组是空间站完成建造后首个到访的乘务组;乘组将首次进驻梦天实验舱;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
同时还创下了多个之最:平均年龄最大的乘组(53岁);“三舱三船”组合体是中国空间站目前最大的构型,总质量近百吨;成为全球在轨航天员最多的国家。
六名航天员太空“会师”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乘组由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费俊龙担任指令长。费俊龙在飞行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年龄虽然最大,但飞天本领一直保持在“青春状态”。此次也是费俊龙时隔17年的再次飞行。
乘组邓清明则是为了这一刻等了整整24年10个月,与他并肩进入航天员队伍的首批14名航天员中,8人圆梦太空,5人已停航离队。邓清明说:我一直坚信,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
航天员张陆则是首次执行载人飞行任务。从公开报道中可以看到,他喜欢书法,会弹吉他,会自己写歌,还给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创造了歌曲《壮志行》,被媒体称为航天员里最文艺的一位。
此次出征,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乘组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太空“会师”,进行“面对面”在轨交接,实现了中国空间站不间断有人驻留,同时成为全球在轨航天员最多的国家。据说,在轨交接将是未来中国空间站运营期间最主要的任务交接模式。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之后,将会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这将是中国空间站目前最大的构型,总质量近百吨。
据了解,在轨会面之后,六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共同生活5-10天,如何通信,如何识别两艘飞船,航天系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神十五乘组的任务挑战更大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工作生活176天,安排任务饱满,被认为是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最忙乘组”。那么,这次神舟十五号乘组的任务是什么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神舟十五号乘组将重点开展6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空间站三舱状态长期驻留验证工作;二是完成15个科学实验机柜解锁、安装与测试,开展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40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三是实施3-4次出舱活动,完成梦天舱扩展泵组和载荷暴露平台设备安装等工作;四是验证货物气闸舱出舱工作模式,与地面协同完成6次货物出舱任务;五是开展常态化的平台测试、维护及站务管理工作;六是开展在轨健康防护锻炼、在轨训练与演练等工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他们飞行的时候是空间站三舱整体构型最大的时候,三个舱段,对航天器的运行的管理、维护的管理这个工作量本身就是巨大的,比单舱和两舱的时候要更大。”
此外,由于他们出舱活动时是空间站最大构型的时候,在舱壁上作业的航天员要移动的距离很远,从空间站这头到那头就很远。为了提高效率,两个航天员要在两个作业点同时并行开展相关的作业。“所以,对每一个航天员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要求就会更高,所以对他们的挑战就会更大。”黄伟芬表示。
据悉,神舟十五号乘组也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计划于明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最低温跌破40年极值 “神箭”可靠性提升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能够成功飞行,“神箭”F运载火箭可谓是功不可没。
据了解,长征二号F火箭是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后,专为载人任务而研制的火箭。从开始研制到今天,长征二号F火箭已经陪伴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30年,被誉为“神箭”。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刘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二F作为载人火箭,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系统,一个逃逸系统,一个就是故障检测处理系统。这两个系统都是为了我们载人火箭而设置的。它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待发段和火箭飞行的上升段,检测火箭的故障,这时候如果火箭出现一些灾难性的故障,我们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用这两个系统来把航天员带离火箭的危险区。
据了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全箭可靠性指标达0.98,安全性指标达0.997。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介绍,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的飞行可靠性评估结果为0.9895。作为新批次火箭,对比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共有45项技术状态变化,进一步提升了火箭可靠性和发射概率,从而更好地为空间站任务服务。
另外,此次执行任务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船箭组合体将在低温严酷环境下实施载人任务。据央视军事报道,临近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突遇极端天气,气温跌破了40年极值。低温严酷下给执行任务增加了难度。
据悉,针对神舟十五号船箭组合体将在低温严酷环境下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情况,地面设备已进行全面更新改造,科研人员对发射场配置的两套整流罩内送风设备保障性进行确认,并约定按照温度上限进行送风。同时,针对待发段可能出现的送风温度偏低的故障情况,制定了风险控制预案,根据情况开启推进贮箱地面电调温等,保证飞船返回舱和推进舱推进剂温度满足发射要求。此外,火箭系统也在重要部段采取了粘贴保温层的措施,确保满足任务发射要求。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系统首席预报专家李兴东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目前看发射窗口的天气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不影响任务的发射。”
中国空间站已经按照计划完美建造完成,接下来空间站将进入应用发展阶段。据了解,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共同遴选的多个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相关载荷将于明年开始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试验。
季启明表示:“一年半时间,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工作,中国空间站如期完成了空间站的“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
《英雄披甲征太空——记神舟十五号航天员》新华社
《速览!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看点如下》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最新进展》新华社
《航天新征程 | 火箭飞船准备就绪 神舟十五号静待出征》央视网
《神舟十五号即将出征:开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光明网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瞄准11月29日发射 费俊龙担任指令长》中国新闻网
《神十五择机发射 “神箭”长征二号F可靠性安全性再度提升》中国载人航天公众号
《太空“会师”迎挑战,“神十五”任务看点揭秘》中国航天报
《最低温跌破40年极值!“神十五”会受影响吗?》央视军事
农村老光棍找搭档 2025-04-17 16:45:22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717b.com/hlwzxwz/420.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西门子朱骁洵:5G医疗的探索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朱骁洵,西门子,机器人,物联网,医疗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59
对话|百度官宣造车100天后CEO夏一平回应一切,夏一平,百度,李彦宏,汽车公司,汽车,自动驾驶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20:24
独家专访星河动力CEO:中国商业航天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商业航天,卫星,星河,火箭,航天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13
专访起源太空CEO:太空资源争夺战中国不会落后,苏萌,起源,费米,小行星,地球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9:09
专访航天女教官王一:我和航天的双向奔赴,航天员,杨利伟,飞船,载人飞船,航天,景海鹏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8:24
小冰CEO李笛:做中国版ChatGPT不是我们的追求,李笛,chatgpt,我们的追求,人工智能,潮头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7:59
支援武汉医生:穿防护服1小时湿透工作12小时舍不得换,防护服,口罩,医院,医生,面罩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6:43
一文看懂WWDC23:VisionPro头显来了!还有5大系统更新,苹果,WWDC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12:00
三星GalaxyZFold5体验:小改款,但升级都在点上,三星galaxy,三星,手机,像素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8:09
森海塞尔MOMENTUMSport评测:运动与艺术的灵动结合,声海,耳机,无线耳机,运动耳机,momentum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6:30
荣耀GT评测:全性能旗舰来袭,带给年轻人的诚意之作,手机,智能手机,游戏,操控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5:13
院士段树民:我觉得未来人工智能总是要被人控制的,抑郁症,段树民,睡眠障碍,院士,脑科学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4:52
容淳铭院士:安卓有教训,中国要有自己的区块链生态,区块链,容淳铭,区块链技术,互联网,云计算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3:44
卢春房院士:高铁能自主创新成功,其他领域也可以,卢春房,铁道部,高铁,动车组,铁路
互联网资讯 2025-04-18 20:02:44
苹果首款AI手机iPhone16来了但大规模换机潮要等下代?,iphone,手机,apple,苹果,相机,新iphone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55
对话刘作虎:手机是AI应用体验最好的载体,刘作虎,手机,oppo,手机行业,智能手机
最新资讯 2025-04-18 20:00:27
对话许四清:眼下投AI,就是在不确定里找到必然,许四清,张一鸣,天使投资,傅盛,阿尔法公社,创业者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55
爆款之王,要用AI决胜造车下半场,汽车,智能驾驶,人工智能,雷军,kimi,理想,李想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9:25
Manus会开启Agent元年吗?和大厂离职的两位AI创业者聊了聊,微软,agent,知识库,创业者,编程,调用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7:50
对话枫清科技创始人高雪峰:企业对AI的态度正更加务实,高雪峰,人工智能,枫清,智能化,智能体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7:34
IDC发布2024年中国超融合市场报告,深信服蝉联第一,深信服,私有云,idc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6:03
AIGC创新社沙龙|一览科技创始人罗江春:AIGC产业“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罗江春,aigc创新社,千帆竞,产业链,aigc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15
对话清华丁津泰教授:后量子密码迁移是重要且巨大的工程需要全球通力合作,丁津泰,量子计算机,量子,算法,数学,量子计算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5:10
上海车展报道|B站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全国首台透明车也来了,上海车展,车展,b站,汽车文化,改装车
最新资讯 2025-04-18 19:53:42